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s://m.39.net/disease/a_6846866.html长城网5月11日讯(房淑婧赵鹏张晓静孙向向张冲王迪)未来建筑的减震技术如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自然灾害救助对象如何确定?河北省面临的极端恶略气候环境做了哪些工作?在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河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河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河北省民政厅副巡视员曹双平走进长城新媒体集团“高端访谈”栏目,共话防灾减灾,共谈河北力量。
访谈现场。长城网刘澜澜摄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这里是长城新媒体《高端访谈》栏目,我是朝阳。
今年的5月12号是全国第10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地震的10周年纪念日。说起汶川地震,这是全国人心中难以忘记的一种心灵的创伤,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全国的防灾减灾日,接下来我就依次介绍一下我们的三位嘉宾。
河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孙局长欢迎您的到来;第二位是河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张局长欢迎您;第三位是河北省民政厅副巡视员曹双平,曹厅长欢迎您。
孙局长离我最近,我就先问您,说起地震和地震局的关系,人们总是在问,这个地震能不能预报,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告诉我们哪天要发生地震,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这方面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孙佩卿: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预报,目前还是在艰难的研究探索过程当中,但是呢我们也不能无所作为。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提出来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所以我们地震局也就更加注重地震灾害的预防,更加注重地震灾害的风险,更加注重综合减灾。
主持人:是,所以从孙局长的介绍来看,关于地震预防是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也在不断的推进,真的希望有一天地震像天气预报似的,有那么长的时间,让我们有足够的准备就好了。好在我们孙局长,我了解您从上学的时候就是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做这方面的学习,一直到咱们省地震局的工作,也是从最一线的监测开始,所以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咱们河北省地震局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或者说一些创新举措,是一些什么情况,我们大家了解了解。
河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长城网刘澜澜摄
孙佩卿:刚才您讲过,10年前的汶川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汶川地震之后我们也是总结汶川地震的这些教训进行反思,采取了一些创新的措施。大约我从这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个是完善机制。在完善机制这方面,去年召开了全国首届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省地震局也是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落实会议有关的措施,同时也加强我们省里的各个部门,也包括我们气象民政部门的合作,创新机制来推动地震科技的创新。
主持人:其实地震预防这方面的工作,减灾的工作是离不开咱们天气方面的、民政方面的,所以平时三个部门之间领导应该经常沟通,是吧。
孙佩卿:是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落实国家地震科技创新的有关项目,也是设立我们省的地震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的工程,使国家的地震科技创新的工程能够在我们省落地,同时也培育我们省的地震科技创新团队,发挥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过程当中的作用。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也就是利用方方面面的创新成果来应用到我们省,比方说减隔震技术、比方说生命线工程的紧急控制系统等等,都是为了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和地震灾害风险。
主持人:从您刚才简单的回答当中能够发现,网友能够发现,不断的提到一个词就是“科技、科技”,确实这方面如果没有科技的这种支撑的话,我们这种的预防预报和减灾防灾可能是还是这个状态比较被动。我记得过去那些年,一说地震预报,就说老鼠跑、牲畜叫、蝙蝠飞,这是一种预示,就是那时候可能相对来讲,大家靠一种本能的规律一种探索,那么科技不断的创新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客观的一种评判。
还要问一下刚才我们孙局长谈到减隔震技术,这个减隔震,什么叫减隔震,简单说一下。
孙佩卿:减隔震是放在一起来说的,它分为隔震和减震,隔振是安装在建筑物的下面,它的目的是延长建筑物的振动周期,这样从而达到减轻建筑物损失的目的。减震是通过缓冲,来用另外一个手段同样(达到这样的目的)。
主持人:就是我们现在这些建筑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吗?
孙佩卿:对,特别是在地震高烈度地区,我们省有59%的面积处于7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地区,在这些高烈度地区比较适合优先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他考虑的原因呢就是,增加减隔震技术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呢对高烈度地区它本来按照高烈度去设防的话,这个建筑物的成本会比较高,采用减隔震技术有可能会持平甚至是下降。比方说我们北京新机场就全面采用了减隔震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北京新机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另外一方面减少了建设的成本。
主持人:像您这样说,如果这个减隔震技术更多的推广起来,包括这些重要的设施,也包括民用设施,我觉得一会儿我们再探讨这个话题,可能大家比较关心。
接下来我想看我们张晶局长,我们说到地震的时候,地和天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比如我们知道全球气候的变化,灾害性事件的增加,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能不能张局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咱们河北省面临的极端恶略气候环境的可能性或者形式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我们气象方面做了哪些应对工作。
河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长城网刘澜澜摄
张晶:河北的天气气候形式从全国来说应该属于比较复杂的省份,气象灾害也是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我们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河北的地形地貌在全国来讲,种类是最全的,或者叫最全的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本身形成气象灾害的条件就比较有利,我国大陆上经常发生的18种气象灾害河北都有发生。
主持人: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地理形势比较全,什么都有,山、湖。
张晶: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高原、平原。
曹双平:地形地貌齐全,所有国家有的河北都有。
主持人:是,所以说我们气象条件错综复杂,所以我们的气象工作就会比较艰难,另外可能经验比较丰富。
张晶:河北这几年气象灾害确确实实是像老百姓切实体会的,我们全省性的或者全流域性的这种洪涝灾害为例,大家可能经常听说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大陆过程降水量的极值,还是我们河北年8月份的这次暴雨过程,年以后一直到年。
主持人:这样我要和年轻的网友说一下,我们张局长说的是年8月份,特大洪水。
张晶:年8月份,暴雨中心是在我们邢台市内丘县獐獏镇,整个七天下了多毫米,然后几十年就没有了,一直到年8月,再往后年7月,年7月,时间在不断的缩短,暴雨降雨量、降雨的范围有所变化,但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经济损失是增加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转好,都富裕了,冲毁冲走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所以说损失越来越大。
全省气象部门为了(刚才孙局长也讲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我们完善了组织责任体系,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二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河北省气象灾害法律条例,七个灾害分灾种的防御办法都已经发布实施了。
第三是科技支撑体系,我们精细化的预报业务系统,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系统,这些高科技的业务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都提高了我们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水平。
第四是风险管理体系,气象条件是造成灾害的诱因,或者叫助推条件,同样的降水、同样的大风,在不同地方可能产生的灾害不一样,也可能有的地方发生灾害,有的地方不发生灾害。我们正在努力从天气预报向灾害预报来转变,从灾害的预防向风险预报在转变,力争提高我们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好,这是刚才张局长提到了从天气方面,想问一下我们民政厅方面曹厅长,如果说一旦灾害来了,当然我们孙局长、张局长做了大量的努力,做了很多的减轻,但是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也有张局长预报不到的,这时候如果发生这种灾难灾害,我们民政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河北省民政厅副巡视员曹双平。长城网刘澜澜摄
曹双平:民政上的救助,主要是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那么详细来讲就是确保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饮水问题、医疗问题、还有孩子要确保能上学,这就是我们救灾工作所说的六有。详细来讲,民政上的自然灾害救助分为三个期。
第一个是应急期的救助。应急期的救助,民政就要依托我们气象部门,包括地震部门的预报,如果气象、地震部门经过预报,我们民政有一个灾害的评估,就是有可能在某一个地区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那么这个灾害有可能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生命财产造成影响,那么民政部门减灾委就要及时启动响应。启动响应以后就要紧急转移灾区的群众,在紧急转移灾区群众的同时,民政部门的工作也就开始了,人民转移出去要吃、要穿、要喝,这是应急期,灾害发生以后就更不用说了,你要保障他的生活问题,这是应急期的救助。
同时灾害发生以后,灾害过去了怎么办,那就是过渡期的救助。过渡期灾害以后,有的可能有人员伤亡,有的住房有倒塌,这样在这个期间,我们有无家可归的,有的人员有死亡伤亡的,有的家庭造成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情况。民政部门在恢复重建阶段,他没房子咱们要解决住房问题,在这个阶段就要解决他的生活问题,也就是说的“六有”,必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孩子在这个阶段也要解决上学问题,哪怕搭建临时学校,这是过渡期的民政上的救助。
那么,等过渡期过去以后,冬春的时候当然有了大灾以后,肯定收成要受到影响,受灾群众在过渡期以后,我们叫冬春救助。冬春救助是当年的冬天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要解决受灾人员,也就是无住房、无自救能力,这些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民政上所承担的就是这三个期间的救助。
主持人:看您说三个期间救助的时候,我们网友看到了还是非常成系统,有条不紊的一个过程,可实际上在真正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是惊心动魄的。我记得曹厅长曾经在前些年,大概是在咱们保定、廊坊、承德三个地方遇到特大洪水,那个时候要不要转移这些人,我印象中是您积极建议要求尽快转移,后来19万人进行整体的转移,避免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当时看来就觉得,应该做出那样的决策是很简单的,可事实上往往不是。比如说你如果做出这个决策,19万人转移,什么事都没有,大家会说你不是折腾人吗,如果你要决策晚了这一步的话,造成人员伤亡,那就无法挽回损伤。所以想问一下曹厅长,当时您这个决策过程是什么样的情形,能不能跟我们简单说一下。
曹双平:你提到这个事,我还真没有想到你能提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很熟悉。年的时候我是救灾处长,根据咱们气象部门的预报,我们把预报的灾害前期进行了评估,感觉到这一次灾害过程下到了山区,那么这一片的山区,像保定涞涞易这个山区都是里边大、外边小,那么里边下点雨,外边到沟口上的这个洪水可能就到了2-3米,3-5米,所以我们就及时启动了响应,以减灾委的名义,同时民政厅党组派我带着工作组提前进入了涿州,进入涞涞易。
其实那一次灾害过程,我是跟着洪水头往下跑,我那个救灾车跟着往下跑,每到一个地方就是紧急转移。当紧急转移刚到,人民群众刚转移完,洪水就来了。所以那次大洪水,我们的紧急转移是非常非常到位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也受到了我们国家民政部的表彰。
主持人:通过几位嘉宾在这看似不显山不显水的普普通通的访谈,其实背后包含的真的是生命安全,是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在灾难面前人类之间这种命运,如何度过这种艰难,然后采取什么样的决策、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举动,往往真的是看出人类和大自然,或者叫搏斗,或者在彼此相识的过程中的这样一种艰辛,这样一种进程,看这进程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有时候感觉到惊心动魄。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省政府也出台了是减灾防灾的四年规划。我想了解在规划面前,我们三个从地震、气象、民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先从孙局长开始。
孙佩卿:省地震局落实省政府的规划,也是从多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简要介绍几个点。
一个是监测预警。监测预警应该说是地震的一个基础中的基础,这几年我们一直力求加强地震观测资料的质量,最近几年一直排在全国的前三名,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一方面,特别是去年我们重点围绕京津冀地区,加强一些老旧仪器的改造,对京津冀地区的观测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大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预警这方面我们河北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正在建设过程当中,到目前唐山市和张家口市的已经完成了建设,现在是正常运转。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今年5月份正在安装仪器,马上就可以进入运转。其它七个省级市按照国家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正在稳步的推进。所以我们省的地震预警体系正在逐步的建成。
主持人:如果建成之后,这样一种预警体系对我们网友来说,怎么样让他们了解,这个预警体系起到了什么作用,怎么预警?
孙佩卿:简单说是这样的,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不同,在地震发生的震中以外的一定的距离内的群众能够减轻灾害,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比如就地蹲下,找一个小的空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发挥重大作用是针对我们生命线工程,比方说燃气管道,通过电力、通过切断,这样减轻灾害,高铁通过减速来减轻灾害的伤亡。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加强地震安全的服务,特别是针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我们张家口崇礼冬奥赛区的地震安全,我们从地震的选址,地震断层的探测这方面开展一些工作,来保证我们规划建设能达到抗震的水平。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地震的应急处置。比方说去年我们两个比较大一点的地震,9月4号凌晨的3.7级地震和春节之前2月12号永清的4.3级地震,这个地震并不大,也不会造成房倒屋塌,但是我们的群众普遍有感,也会产生一些心理的恐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妥善的处置,大家安全的度过地震期。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为国内比较大的地震来提供一些支持,比如去年8月8号九寨沟的7级地震,我们省地震局就派出了一支队伍协助四川省开展了一些地震应急救援这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主持人:张局长,刚才您提到,曹厅长也提到,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就是在7月份、8月份,就是集中在这个时间,这就是因为汛期是吗,所以汛期这方面,从我们省气象局来说,这是我们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