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11套播放的空中剧院豫剧《朝阳沟》(四世同堂版),有感而发。
豫剧《朝阳沟》能火到今天,可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
一部描写五六十年代城市青年下乡的戏,既没有绚丽多彩的舞台布景,也没有吸引人眼球的打斗炫技场面,朴朴实实的一部戏,她是靠什么久演不衰的?
我作为一个非河南人,了解豫剧就是从看了魏云大师主演的电影《朝阳沟》开始的,当时的直观感受是这个戏生活气息很浓,唱腔很好听。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朝阳沟》唱段流行度还是很高,网上有大批戏曲爱好者都在传唱,短视频里也经常能看到爱好者穿着标志性的红格子上衣蓝裤子,肩背着绿色的布兜,模仿着银环的举手投足,演唱剧中的名段。
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那么长时间还有生命力,除了剧本创作风格朴实,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接地气,人物形象生动之外,重要的原因是唱腔太出色了,毫不夸张的说,《朝阳沟》的很多唱腔都具有“”流行”特质,譬如“银环上山”、“银环下山”、“亲家母请坐下”等唱段,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百听不厌。
由此想到一部好的戏曲作品(纯武戏除外)能否流传下来,很大的一个标志是看在戏迷中的演唱流传度如何,好的唱段能保留下来,被大众传唱,这个戏就有生命力了。
相反,近年来我们看到创作的很多所谓戏曲“新作品”,布景搞得花里胡哨,服装搞得不伦不类,声光电一通折腾,演出完了,除了感觉挺热闹之外,啥也没留下来,唱段也没人记得,也没有人传唱,时间一长就被戏迷忘得一干二净了。
戏曲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这是没有错的,但只在意大制作大场面,忽视戏曲本身的艺术特点,除了劳民伤财,是没有啥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