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朝阳市委市*府运筹帷幄,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汇聚了强大的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朝阳力量。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六保”“六稳”这个中心任务和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抓开放、抓招商、抓项目、抓运行、抓调度、抓服务、抓保障、抓入统,“书记市长直通车”、项目管家制度、“七个一”招商机制发挥作用凸显,建立并坚持市长牵头的经济运行月调度机制,开展“稳增长、保税收、促项目”三个专项行动,经济运行逐步向好,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总量首次跃居全省第7,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远远超出预期,交上了疫情大考下一份沉甸甸的朝阳经济半年报。
一、经济总量首次跃居全省第7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总量首次跃升全省第7,同比下降0.5%,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3。与一季度相比,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总量、增速位次均前移1位。一是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呈“两升一降”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0亿元,下降2.2%。二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一季度的15.4:28.9:55.6调整为19.6:30.0:50.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4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3.8亿元,下降1.9%,增速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全省第4。其中,税收收入24.9亿元,下降15.5%,降幅比全省平均降幅低3.4个百分点。
从四大主体税种看:增值税9.7亿元,下降30.1%;企业所得税2.4亿元,下降31.5%;个人所得税0.6亿元,下降19.8%;房产税0.9亿元,下降1.7%。
三、工业生产逐月增长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降幅比1-5月收窄4.0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6,比1-5月前移1位,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一是三大门类增加值增速呈“两降一升”态势。其中,采矿业下降3.5%,制造业下降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二是各月生产增速呈逐月抬高之势,并且从5月开始当月增速转“正”。其中6月增长9.2%,增速比5月提高7.1个百分点。三是支柱产业呈“两升两降”态势。其中,建材工业增长5.0%,冶金工业下降3.0%,农产品加工业增长5.7%,装备制造业下降12.1%。四是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钢材.5万吨,同比下降2.5%;橡胶轮胎外胎.7万条,下降0.7%;平板玻璃.4万重量箱,增长19.5%;水泥.0万吨,增长5.8%;十种有色金属1.3万吨,增长19.4%。五是工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2.8%,增速比1-5月提升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5,累计增速连续2个月呈增长态势。其中,6月工业用电量增长11.7%,当月增速连续3个月呈增长态势,连续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保持全省第1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7%,比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1.8个百分点,增速自去年11月起连续7个月稳居全省第1。一是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增长。建设项目投资增长52.5%,比同期提高42.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83.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1%。二是三次产业投资“两降一升”。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8%,第二产业(全部为工业)增长70.1%,第三产业下降6.1%。三次产业投资比由同期的4.6:40.4:55.0调整为3.5:55.1:41.4。三是建设项目个数大幅增加,居全省前列。全市在库建设项目个(含单纯购置项目,下同),同比增加个,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2;万元以上建设项目个,增加个,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2。万元以上建设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个,增加77个;5亿元以上项目51个,增加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增加3个。四是民间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9%,高于全省27.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增速超过20%,占全市投资总量的72.0%,增速全省第1,正向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4%,第二产业增长54.9%,第三产业下降6.8%。五是房地产市场好转,商品房销售良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8%,销售额增长38.4%,增速分别比1-5月提高9.0和11.8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1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4%,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为全省唯一降幅10%以内的市。一是当季实现增长。社零额二季度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0.1个百分点,全省第1,为全省唯一当季实现增长的市。二是按类型分,商品零售下降6.0%,餐饮收入下降20.3%。三是按行业分,批发业下降8.1%,零售业下降5.2%,住宿业下降15.9%,餐饮业下降20.4%。四是从限上单位销售商品类值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5.3%,中西药类增长28.7%,继续保持增长;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3.1%,汽车类下降11.3%,仍呈下降态势。
六、第三产业增加值降幅收窄,部分行业保持增长
受疫情影响,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继续呈下降态势,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批零住餐业增加值降幅大幅收窄,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下降15.4%、1.6%、24.7%、22.1%,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23.0、12.5、20.5、21.8个百分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幅也呈收窄态势,分别下降16.6%、13.0%和12.2%,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5.0、4.5和3.2个百分点;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达到22.8%;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3.3%和5.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5和3.6个百分点。
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贷款下降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增长7.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0亿元,比年初增加33.2亿元,下降1.7%。
八、居民消费价格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均涨势回落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比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1%,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5.5%。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8%,牛肉价格上涨25.3%,鲜菜价格上涨14.0%。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0%,高于全省5.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9%,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
九、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全省第1,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6%,增速全省第1,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2%,全省第8、辽西北第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两个收入增速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4.1和7.7个百分点,实现了与经济增长同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