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今天这首词比较特殊,拎出来它主要是为了自己。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是在高中时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同的看法,虽然不好说我们以后几十年的知识储备有多少,但是对于大多数接受教育的人来说,高中毕业那一刻,就是他们人生中知识储备最多的时候。
再以后上大学,参加工作,许多用不到的常识性知识就慢慢忘记了,比如大学里学到马原,学到近现代史纲要,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那些高中时期滚瓜烂熟的知识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脑海中。
其实现在还挺向往高中那一段生活的,活得特别单纯,早上五点钟起床一直到晚上十点睡觉,这样连续三年,都是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语文老师或者政治老师又印了新的阅读材料,尤其是语文老师发他给我们选的唐诗宋词时。
高中时期的诗词储备,或许比我现在还多。
今天这首词就是其中一首,对于面对高考的我来说特别应景也特别潇洒,所以印象特别深特别深,是辛弃疾写给自己学生的词,送他进京赶考。
说这首词是为了自己,是因为今年有一场很重要的考试还有一个月就要来临了,希望能够凭借这首词让自己找回那种单纯的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这一首《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史料记载,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廓之是辛弃疾学生范开的字,这一年的秋天,范开即将离家去参加科举考试,作为老师的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送上了自己的美好祝愿,为即将离家的学子送上了温暖又激昂的鼓励。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代: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辛弃疾的诗词以用典为一大特色,一部分作品是不很好读的。这首词中用典也多,不过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得到,阅读起来并不费劲,这就是所谓用典的最高境界了。
即使你不知道词中几个字背后典故的意思,也依旧可以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如这里的禹门桃花,月殿桂子,以及鹏北海,凤朝阳这样意境开阔的壮语。它们背后都有典故,但是知不知道典故却不影响你感知整首词的意境。
词一开始,先写送别的环境,自己的学生穿着白色苎麻做成的新袍子,在初秋的一片嫩凉中踏上了赶考之路。
后面一句是想象,想象学生已经进入考场,作答时候沙沙的笔声如春蚕食叶,回荡在走廊外。
再后两句是对考试的描绘,禹门也就是龙门,是鲤鱼化龙的地方,与桃花一样都用来象征乡试与会试。又因为科举放榜在桂花飘香的秋天,所以月殿桂子也都是考试的象征。
鹏飞北海,火凤朝阳,一句出自大家熟知的逍遥游,一句出自《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句子,“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栖梧桐,所以向着朝阳而去,举子向往朝堂,所以携书剑进京。
最后一句是对我鼓励最大的,明年的今天,你早已经青云直上,到时候就可以在云天之上,笑看举子为功名而奔忙了。
句子中传达出一种从容与自信的态度,这是最打动我,也最能让我有共鸣的地方,面对人生路上的考验或者种种选拔,本来就要有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气势,如果自己都不相信,那又谈何坦坦荡荡让别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