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郑震湘,佘凌星)
一、深耕多年,磁性元件领域龙头
1.1磁性元件+电源产品,打造全球化领军企业
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磁性元件和电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于年在深圳成立,年进入电源行业并获得电信行业BABT生产品质认证,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以及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和定制电源等开关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磁性元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资讯类、UPS电源、汽车电子和逆变器等电子设备,开关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网络通信、消费类电子、电动工具、LED照明以及工业及仪表等领域。
公司长期深耕磁性元件以及电源产品领域。磁性元件产品按照特性分为电源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和电感三大类。其中,包括电源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在内的电子变压器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公司的电感类产品光伏逆变电感、大功率逆变电感、PFC电感、滤波电感、整流电感、谐振电感、输出电感和贴片电感等多个系列。开关电源产品按照产品特性可以分为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和定制电源三大类。具体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网络通信电源、工业及仪表电源等多个系列。其中磁性元件主要应用于UPS电源、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电子设备领域,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消费类电子、电动工具、LED照明以及工业及仪表等领域。
1.2规模化逐步体现,内销占比逐年提升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Q1逐步提速。至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15.58%,年营收同比增速达28.83%,呈现加速态势。Q1进一步加速,实现营收4.65亿,同比增速达39.13%。年归母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下降87.25%,主要系确认股权激励费用一级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导致。
由于原材料涨价,利润率暂时承压,期间费用率逐步下降。至年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为平稳,及Q1受到大宗原材料涨价,客户涨价传导滞后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年净利率较年有所下滑主要是确认股权激励费用所致,Q1净利率有所修复。以来,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呈现下降态势,Q1为10.05%。
磁性元件、开关电源双轮驱动,磁性元件业务占比和毛利率略高。公司磁性元件业务占比略高于开关电源业务,年营收分别为9.16、6.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30、18.82%,相较于年增速小幅上升。从毛利率来看,磁性元器件业务毛利率略高于开关电源业务,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两者均略有所下滑。
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高,近年来内销占比逐步提升。-年出口业务占比分别为63.64%、63.35%、63.21%、61.72%、53.18%。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客户,内销占比逐步提升,年内销占比提升到46.82%。
加码研发,高投入下成果涌现。公司加码研发投入,年公司研发费用万元,占营业收入4.22%,延续多年上升态势,研发人员提升至名,占比总员工比例超过10%。高研发投入下公司研发成果涌现:
新能源车载领域:OBC、DC/DC转换器以及逆变器等方面应用的磁性元件设计取得突破,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集成、高自动化制造等优势;绿色能源领域:成功研发了KW以上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用于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案以及新的制造工艺,使产品在成本和重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轻型动力电池充电产品研发方面:1KW高功率宽范围高可靠性充电技术及产品获得突破,户外高等级防水充电产品顺利进行量产;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电源适配器研发方面:高功率小型化W适配器成功量产,更高功率和效率的适配器平台产品进展顺利,PD标准适配器系列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1.3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占比高
公司控股股东为赣州盛妍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肖铿。根据年一季报披露,赣州盛妍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深圳可立克31.77%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肖铿先生通过赣州盛妍投资有限公司、赣州鑫联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29.9%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第二大股东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为肖铿先生的母亲顾洁女士、胞妹肖瑾女士控制的公司,顾洁女士、胞妹肖瑾女士为肖铿先生的一致行动人。惠州、信丰、安远、安徽可立克均为扩充产能的子公司;海光电子系出于整合行业;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出于布局汽车业务。
二、磁性元件:多应用场景下的增量市场广阔
磁性元件是变压器和电感的统称。其中:变压器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变换或把电能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静止电磁装置,其主要功能有隔离、电压变换。电子变压器在电子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电源设备中,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几乎都要经过变压器变换和整流取得。电子变压器按照用途通常又分为:电源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特种变压器等。电感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其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的主要功能是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
变压器为磁性元件主要增量市场,预计年市场规模达到.8亿。在磁性元件中,变压器由于其多应用场景以及技术产业的不断革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磁性元件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年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达到.4亿,同比增长8.5%,预计到年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CAGR5.0%。在下游应用领域,目前照明仍然是电子变压器最大的应用市场,在全球下游应用占比中份额约为24%,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分别占15%、14%,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工控、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其在电子变压器领域的下游应用占比将增速显著。
全球变压器制造厂集中在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全球电子变压器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台湾及日本,骨干企业包括台达、光宝、TDK、胜美达、海光、京泉华、可立克等。其中,中国本土企业约占全球47%的市场份额、中国台湾企业约占18%的市场份额,日本制造商约占全球14%的市场份额。
预计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可达到76亿美元。根据ECIA数据,年全球电感器销售额约为46亿美元,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预计,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增幅约为7.5%,则可以计算出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约为49亿美元,同时按照全球~年CAGR7.5%计算,年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约为76亿美元。下游应用领域中,从产值端来看移动通讯、电脑,工业、汽车分别占比35%、20%、22%和13%,为主要的应用场景。(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日本企业占据全球电感器主要市场份额。目前全球电感器市场主要由日本厂家为主,其中年日本村田、太阳诱电、TDK市场份额约为14%、14%、13%为全球前三大电感器企业,日本企业共计占据全球40%~50%市场份额。
按照应用领域,磁性元件下游需求可分为汽车电子、新能源、消费、UPS等领域,涵盖OBC、风能、光伏、储能、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应用场景十分广阔。其中电子变压器在产品中通常发挥变压、滤波、储能的作用,而电感则是解决EMI、电磁兼容等方面问题。目前的新型应用场景对于磁性元件的使用量相较于传统行业要高,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因为加入OBC、高频电容、电感等新部件,使用场景相较于传统汽车的多媒体、高频信号处理等需求要丰富很多,对于磁性元件的需求量也有很大提升。
2.1单车价值量提升,产品顺利进入大众ID系列车型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目前新能源汽车增速加速明显,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速高达47.34%。其中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连续7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占比为13.4%。同时,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有望延续高速渗透架势,根据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纯电动乘用车为未来的主流,到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国际车企电动化加速落地。目前国际知名车企都明确提出自身电动化战略规划,例如大众计划年之前推出15款MEB新能源车型;年之前推出15款PPE新能源车型,新能源车销量达万辆,占公司总销售量20%-25%;年前推出70款纯电动车型,电动车产量达0万辆。全球电动化趋势明显,势必将带动汽车电子价值量的提升,将充分利好于磁性元件。
相较于传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要求更加严格。与传统消费电子不同,汽车电子由于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加苛刻的环境,对于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发动机周边的元器件对于温度的要求在-40℃~℃之间,而普通民用消费电子则通常在0~70℃,另外对于湿度、发霉、有害气体侵蚀、使用寿命等指标中,汽车电子要求都要高于消费电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汽车电子的制造难度,也给相关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汽车电子单车成本占比提升显著,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目前汽车市场处于消费升级期,其中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重要的支撑,伴随政策驱动、技术指引、环保助推等多方面利好下,行业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伴随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乘用车为例,根据赛迪智库数据,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3%已增至年的40%左右,预计年有望达到60%。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单车汽车电子成本的提升,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攀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预计到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0亿元,国内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磁性元件在汽车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OBC(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逆变器、电驱电控、BMS(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等场景。其中OBC的作用是将交流电(V或V)转化为直流电,并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目前OBC功率的转换仍需使用电磁转换,对于磁性元件是重要应用场景。同时我们认为目前超充/快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明显,在充电效率、平台电压提升的同时,对于磁性元件的性能需求也同样在提高,单车价值量有望在此过程中实现快速提升。
通过车规验证,顺利进入大众供应链。汽车电子对研发技术要求高、认证周期长,附加价值量较高,同时对供应商资质要求高,同时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对车企供应链的导入存在一定卡位效应。公司已通过IATF车规级认证,并且在年通过了海外Tier1车企供应商KOSTAL认证,并顺利进入大众供应体系,成为其MEB平台的主要供应商,提供OBC等配套产品。公司车规级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合作客户已拓展至大众、奥迪、比亚迪、现代、长城、小鹏、蔚来、理想等更多国际车企和国产造车新势力。
大众MEB平台化方案定位大众ID车型,合作品牌迅速拓展。MEB平台是大众开发电动车专属平台,以A、B级车为主,其轴距、轮距、底盘高度可根据车型的不同进行调节,同时由于纯电车省去了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车内空间更加宽敞舒适。对电动机、电池等多方面提出了模块化解决方案并进行平台共享,向其他车企开放,降低电动车造车技术门槛并提升规模化效应。目前大众已与奥迪、斯柯达、Cupra等车企合作推出多款车型,例如福特将于年前与大众合作基于MEB平台推出4款电动车型,MEB平台应用场景广阔。(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豪华光伏领域客户阵容,海光有望注入新动能
全球碳中和推动光伏高景气,平价上网奠定中国光伏良性发展基调。年起,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经济体陆续出台减碳政策,全球光伏行业受益高景气度运行。据BNEF数据,预计年全球年度新增光伏装机量GW,-年度新增装机量CAGR+19.22%,预计年光伏新增装机量GW,-CAGR+6.91%,增长空间广阔。中国光伏行业经历多轮电价调整,-年抢装热后行业降温,年开启平价上网时代,对行业长期良性发展意义重大。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年全国年度新增光伏装机量54.88GW,同比+13.86%,-CAGR+35.00%,已经超过年水平。
磁性元件广泛用于光伏储能,行业高增下市场空间广阔。磁性元件是光伏储能核心部分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储能、升压、滤波、消除EMI等关键作用,光伏储能高景气度下,拉动光储逆变器市场高增,根据大比特产业研究测算,预计全球光伏储能逆变器市场磁元件空间将由年48.9亿元提升至年.2亿元,CAGR+18.49%,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光伏领域中,公司已成功研发了KW级别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用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同时公司已经形成光伏用升压电感、逆变电感、共模电感、差模电感、驱动变压器以及辅助变压器等系列产品。光伏领域直接/间接客户阵容豪华。根据WoodMachenzie统计,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TOP10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华为、阳光电源、古瑞瓦特、锦浪科技、上能电气以及固德威。根据公司披露信息,目前光伏领域中公司直接或间接客户涵盖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上能电气等主流光伏、储能公司。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对海光电子进行控股、协同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海光电子的华为资源,届时公司拥有的直接或间接客户或将涵盖全球超6成的光伏企业。
2.3超级快充有望成为产业趋势,相关产品拓展顺利
根据Astute预测,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将达到.1万台,相较于年90.5万台,CAGR约为17.5%;其市市场收入将在年达到约亿美元,相较于年亿,CAGR约为20.0%。Astute预计未来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将在充电桩份额中占据80%,主导全球市场,主要得益于中国地区充电网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对于电动车日常需求量的快速提升。
我国充电桩维持高增速,景气度不减。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止年4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万台(直流充电桩57.7万台、交流充电桩75.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台),4月单月环比增加10.0万台,同比增加53.4%。进入年后,我国基础充电设施加速态势显著,年1~4月,国内充电设施增量为70.7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新增18.5万台,yoy.6%、私人充电桩新增52.2万台,yoy.1%。
超级快充:充电桩领域新风口。长期以来相较于加油速度,充电速度较慢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在慢充的情况下,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超过2小时的时间进行充电,那排队充电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目前超级快充方案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当充电电压超过v,功率超过kw时,充电5分钟的续航里程可接近km,这与传统加油的时间和续航里程十分接近。当快充时代来临,电压将从V最终提升至0V甚至以上,在此过程中,充电桩为了适配目前的低电压存量充电桩,需要加装DC-DC升压模块,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磁性元件的需求量。
可立克高频水冷快充产品已顺利开发,直接/间接客户群体丰富。目前充电桩领域,可立克已量产15KW-3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成功研发水冷式4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开发出了单拓扑结构、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50KW60KW的快充三相水冷变压器和电感;超级快充方面,公司开发出了KWKW超级快速充电桩用水冷高频磁性元件。根据公司披露信息,目前充电桩领域公司直接或间接客户包含盛弘、优优绿能、英飞源、科士达等企业。
三、开关电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开关电源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的开关特性,采用高频进行切换开关控制,使电源输出保持稳定的装置,与线性电源同属于电子电源大类。开关电源按照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三类:AC/DC开关电源: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转换器,在开关电源中应用最为广泛;DC/DC开关电源:将直流转换为直流可变电压的转换器,包括Buck降压、Boost升压等;DC/AC开关电源:将直流逆变为交流的转换器。
相比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的突出优势。不同于线性电源依赖持续消耗传输晶体管中的功率来调节输出电压,开关电源实现电压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开关时间的频率(即占空比),其传输晶体管不断在低功耗、全导通和全关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在高功耗转换中耗时极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由于变压器的体积更小,开关电源比线性电源更小、更轻。
开关电源在需要更高功率转换效率、更小尺寸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很好地替代线性电源,逐渐成为电源市场的主流产品。(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多因素提振需求,国内头部企业雏形展现
开关电源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PC、冰箱、智能手机和适配器等消费电子类产品销量快速提升,推动全球开关电源市场持续增长。据ResearchandMarkets统计及预测,全球开关电源市场规模年达到亿美元,预计年达到亿美元,期间CAGR3.6%。其中,受益于人口红利及区域制造中心的高需求,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迅速发展。据中国电源协会统计,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规模年为3.0亿元,考虑到疫情影响及开关电源行业下游领域增速放缓的趋势,预计年将达到.6亿元。
应用领域集中度较高,工业和消费电子为两大应用板块。据中国电源协会统计,年我国开关电源在工业领域应用最多,达到整个市场规模的54%;消费电子次之,为33%。
驱动因素一:工业自动化市场持续高景气。工业领域为我国开关电源产品下游最大的应用领域,伴随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工业自动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工业自动化市场呈现高景气度。据中国工控网数据,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8%,预计年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驱动因素二:消费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市场空间广阔。随着TWS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的推出,以及疫情常态化下,居家学习、办公催生出的新一轮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消费电子成长空间依旧广阔。据中国通信学会统计,年中国消费电子新机出货量为5.4亿台,预计年该领域出货量将达到7.3亿台。此外,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便携式汽车充电器所属的新兴汽车行业也在推动开关电源市场稳步增长。
国内开关电源市场分散,玩家众多。随着开关电源产业转移,我国已发展成为该类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电源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附近在内的首都经济圈三大产业区。据中国电源协会统计,目前国内生产开关电源的企业超过一千家。
高附加值领域由国际大型厂商主导,国内头部企业雏形展现。中国大陆开关电源市场玩家众多,但高附加值、高品质要求的产品主要由台资及国际大型厂商提供,包括台达电子、光宝科技、康舒科技和施耐德电气等公司。通过三十多年技术积淀,中国大陆开关电源企业在生产工艺及技术方面,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亦形成了包括可立克、欧陆通、茂硕电源、朝阳电源和京泉华等在内的国内开关电源头部厂商。
3.2公司行而不辍,多重优势未来可期
公司开关电源产品按照产品特性可以分为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和定制电源三大类,具体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网络通信电源、工业及仪表电源、LED驱动器等多个系列,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工业仪表、网络通信等领域。
公司开关电源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1年度产销增长显著。-年公司开关电源营收分别为4.62亿元、5.42亿元和6.44亿元,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年开关电源营收同比增速达到18.80%,主要系该年度产销规模显著增长所致。21年度公司开关电源库存量达到历史峰值,主要系根据客户需求提前备货所致。
公司在开关电源方面具有“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多重优势。
(一)技术优势:公司在电源技术领域持续创新,不断提升电源转换能效、功率密度及可靠性。现有的电源技术涵盖:谐振变换技术、准谐振变换技术、反激变换技术、正激变换技术、全(半)桥变换技术、同步整流技术、有源功率补偿技术、电池充放电管理技术及多节电池平衡充电管理技术和智能化数字电源控制技术等。
(二)研发能力:公司配置了较为完备的研发和测试设备,建立了EMC实验室、EMS实验室、环境实验室、性能和安规测试实验室,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新产品开发所需的测试和验证,提高产品研发效率。
(三)生产制造优势:根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