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与自然作斗争,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俗语短小精悍,脍炙人口,通俗易懂。
但是也有一些俗语因为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流传下来,现代人看了之后往往捉摸不透,不解其意。
“日不晒根口吞阳,人衰家败亡”,像这句俗语,单从字面意思,就很难解读它的含义。
也许年长者听说过,年轻人估计知道的很少。
住宅一直在我国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古代还是当今,都是这样,而这句俗语就和住宅布局有关系。
古代建造房屋不像现在有钢筋混凝土,多是土坯房或者土砖房。
而这类房屋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怕受潮,如果地基受潮,就会影响房屋的稳固性,关系到居住人的安危。
日不晒根,这个根就是指房屋的墙根,墙根连着地基,如果房屋的墙根常年得不到太阳的照射,就容易受潮坍塌。
同时长期生活在潮湿房屋里的人,对身体健康不利。
那么口吞阳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口就是指自己房屋的正门,口吞阳就是指太阳能正对着屋门,就像门口里含着太阳。
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房屋布局,太阳可以正对着屋门,只有两种情况,坐西朝东或者是坐东朝西的,朝阳和夕阳在屋里都能看到。
我国的房屋布局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坐东朝西,或者坐西朝东,很不符合常规。
同时堂屋在过去都是供奉神位之处,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实属不妥。
所以就有了日不晒根口吞阳,人衰家败亡的说法。
这句俗语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是因为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土坯房和土砖房渐渐被淘汰了,东西朝向的房屋也很少见,这句俗语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大家认为这个俗话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