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辽宁法院坚持高起点部署、高标准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实施精准打击,做到每一次出拳又稳又快、又准又狠。今年3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被全国扫黑办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单位。
调研在先,规范在前
“专项斗争初始,政法机关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尚存在一些观点分歧,诸如‘恶势力’并非法律术语,如何界定成为一大难点。”辽宁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雁群介绍说。
为了确保“打得准”,辽宁高院对年至年全省法院审理的涉黑案件逐一“过筛子”,从中找寻涉黑案件特点,形成《辽宁法院年以来审理的涉黑案件呈现十大特征》调研报告。报告从组织架构、经济特征、社会危害性等方面给黑社会“画像”,从操作层面为法官审理涉黑涉恶案件给出具体指引,受到中央督导组、最高人民法院、省扫黑办肯定。
“在涉黑涉恶案件审判中,当事人及家属闹庭,利用管辖异议、回避等程序阻止开庭,质疑证据合法性等几乎成为此类案件‘标配’,法院压力和审判难度都很大。”辽宁高院扫黑办主任、刑三庭庭长贾娜介绍说。
年5月,辽宁高院扫黑办一行6人带着上述问题在分管院领导带领下,赴沈阳、大连等重点地区蹲点调研一个月,指导庭审驾驭方式,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以审判为中心等“三项规程”。
在调研基础上,辽宁高院出台《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联合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会签印发。该意见共17条,从基本原则到给黑社会、恶势力定性,详细列举犯罪特征,全面统一执法标准和裁判尺度。
据介绍,辽宁法院将调研工作贯穿专项斗争实践,聚焦黑恶势力向基层政权渗透案件的特点和成因、涉黑财产的定性和处置,以及“套路贷”的风险与防范等问题开展调研。
重拳出击,快速打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辽宁法院打破庭室界限,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业合议庭。涉及重大、敏感涉黑涉恶案件,普遍组成7人合议庭,沈阳、大连、营口等地法院院长多次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整合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力量,组建10支39人专业审判团队,专门负责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审判。
为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辽宁高院邀请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等领导和专家为全省刑事审判人员培训授课,邀请同级公安、检察、政法委等部门有关人员到法院共同参训,提升政治敏感性,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年11月21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荆义章等3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二审宣判,标志着垄断大连多个水产品市场的荆义章犯罪集团彻底覆灭。90本案卷、张光盘,提审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从二审立案到审结宣判,仅用43天。主犯荆义章获刑二十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辽宁法院在依法判处重刑,从严掌握缓刑、免刑适用比例,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和依法快审快结上使出重拳,坚决打掉黑恶势力嚣张气焰。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扫黑办督办的石宝来等20人涉黑案、公安部督办的荆义章等37人涉黑案、苏咏惠等19人涉黑案以及与公安机关公然对峙的石光等2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均受到法律严惩。
辽宁高院还先后召开6次视频调度会,逐院逐案督办;开展3次督导检查,靶向问题。今年3月,聚焦中央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先行“回头看”“回头查”,辽宁高院由院领导带队,成立9个督导督查组分赴全省14个地市,紧盯整改重点,突出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无死角。抚顺、锦州、辽阳、葫芦岛等中院对挂牌督办案件或其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指派专人全程跟踪指导。
集中宣判,立体宣传
今年5月31日,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王庆明、朱祥华等人涉黑案件公开审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当地群众及被告人家属余人旁听庭审,中国庭审公开网连续直播5天,日均点击量达5万余次。
为让庭审成为法治教育公开课,彰显从严打击黑恶犯罪的坚定决心,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揭发,年9月以来,全省法院先后组织6次件涉黑涉恶案件集中宣判,覆盖全省14个地市。每次宣判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旁听,互联网直播庭审。昔日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强揽工程的“南霸天”“带头大哥”及其“保护伞”在“聚光灯”下纷纷低下了头,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奔走相告。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辽宁法院共在媒体发稿余篇,在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