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京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社区卡口应开尽开,不再检测体温……3月16日起,朝阳区各有关单位调整系列防控举措,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社区卡口应开尽开人员进出不测温
“咱们小区的南门终于开了,这下出行方便多了。”3月16日一早,家住亚运村街道祁家豁子社区华严里13号楼的居民张先生发现了小区的新变化。
祁家豁子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以来,社区严格落实防疫要求,为保障居民的安全,关闭了小区南门,只留小区北门供居民进出。结合目前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社区将小区南门打开,方便居民通行。“小区南门开了之后,我们带孩子去公园遛弯,去超市买菜都近多了。”住在附近的居民们纷纷表示。
据了解,祁家豁子社区除了拆除不必要的物理隔离,做到所有卡口应开尽开外,社区还结合实际,优化防疫举措。目前,小区居民凭卡、凭证,无须测温就进出小区,外来人员不用再提供核酸检验证明,只需扫码或登记后就可进入。
与此同时,社区内的临街门店也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相关举措。
3月16日中午,记者在八里庄街道远洋天地社区的临街门市某饭店看到,按照防疫新政策,进入饭店不需扫码登记,只要通过测温,体温正常即可进店。“客流量回升很明显。”经理周红翻着电脑上的记录说,粗略统计,3月16日与15日相比,客流量上涨了三分之一。
外来人员进京不再查核酸证明
优化后的防疫举措,也为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京带来了便利。
3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四惠长途客运站,在长途到达口看到,进京安检设施已换了地方。曾经设立的防疫“关卡”都已经移到了墙边,乘客下车后不再需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和通行码。
从天津来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之前进京时,要在车站出示核酸检测证明等多个信息,现在只需要提供车票和身份证就可以了,帮我们节省了时间”。客运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撤销“关卡”后,车站还将继续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为乘客提供安全的乘车环境。
对于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而言,新的防疫举措实施后,每天的通勤时间也节省不少。王女士家住燕郊,工作在朝阳区三元桥附近,每天往返于燕郊和朝阳之间。疫情防控期间,每次从燕郊进京,她都要在白庙检查站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出示14天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证明是每天的固定动作。
3月16日一早,当她再次经过白庙检查站,工作人员没有再检查核酸检测证明,而是直接放行。“这下方便多了,现在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在家踏实吃个早点,并且也不用算着时间去做核酸检测了。”王女士说道。
文娱场所按75%限流开放
朝阳区各文化娱乐场所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做好场馆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的同时,将有序恢复文体旅游活动。
“我们现在依然采取预约制,每天限流名游客入馆。”北京民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民俗博物馆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防控要求,全力做好场馆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和接待服务,同时筹划特色文化活动,“预计本周末我们将举办年首个线下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朝阳区图书馆、朝阳区文化馆、朝阳剧场以及其他各文化场所也在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将根据要求适时调整,提高预约进馆(场、园)人数。
学校立足常态规范管理
朝阳区各学校在保证防疫不松懈的前提下,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