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回望十三五朝阳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打造北京
TUhjnbcbe - 2025/3/26 20:32:00

作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

朝阳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搭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打造工作生活“类海外”环境

......

“十三五”期间

朝阳区不断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

跟着小朝看看朝阳是怎么做的吧~

“十三五”以来,朝阳区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以“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全面优化国际服务环境,努力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引进来”和更高层次的“走出去”。

立足定位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走出去”

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

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

创新引领的首都文化窗口区

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

......

这些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

赋予朝阳区的“功能定位”

为朝阳国际化建设指出了重点和方向

推动双向深度国际化发展

从工业区到商务中心区,北京CBD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多年来,北京CBD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水平,稳步推进北京CBD发展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北京CBD国际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北京商务中心区高精尖产业指导目录》(版),形成《高精尖招商引资目录》,着力打造北京对外开放的高地。截至年11月,CBD功能区外资企业税收近亿元,占功能区税收总额超过40%。CBD功能区总部企业达到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达88家,占北京市的50%。

“十三五”以来,朝阳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不断强化国际经贸枢纽功能,强化总部经济资源配置能力,提升CBD国际商务中心影响力,积极承接首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努力推动双向深度国际化发展。

在以国际化为特征,以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的同时,年,朝阳区又紧抓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契机,努力推进全方位主动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服务业扩大开放

产业园区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依托:

北京CBD先后成立北京国际CBD生态联盟、世界强与跨国公司智库联盟等组织;

中关村朝阳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三国际一未来”项目建设;

奥运功能区聚焦国际金融机构、体育赛事及文化交流活动等项目引入,着力推动国际金融及文化领域的交流;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聚焦文化传媒、创意设计、文化贸易领域的发展,加速推进了文化领域的双向开放。

服务业扩大开放,直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年朝阳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亿元,比试点前的年增加.4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政策先行先试

政策的先行先试为朝阳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新契机。年,朝阳区又把推进北京自贸区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旗帜引领和发展契机,扛起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

搭建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来”

北京市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30%以上的国际展览在朝阳区举办。作为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重大活动的主要承载区,“十三五”以来,朝阳区不断完善国际交往机制,积极打造国际活动主承载区,强化奥运功能区国际交往功能,全面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完善国际交往机制

为服务国家开放大格局,朝阳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完善与各使馆、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及国际知名中介机构的常态联系机制。不断拓展国际交往国家和地区范围,已与24个国家的3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通过搭建商务交流平台和举办经贸洽谈活动,促进开展双边与多边的交流合作。

打造国际活动主承载区

通过大力引进和举办高端展会和国际会议、重大体育赛事、国际性演艺活动,朝阳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承载力。圆满完成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朝阳国际风情节”、中国国际时装周等一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

强化奥运功能区国际交往功能

在奥运核心区,朝阳区还围绕“国际交往联络窗口、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国家体育休闲中心”的功能,重点打造大国外交议事高品质会客厅。

奥园如今已逐渐成为国际赛事、演出和交往活动的首选地,截至去年底:

奥园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亿人次;

国家体育场(鸟巢)共举办各类赛演活动余场次;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举办多项游泳、跳水赛事及大型活动,已接待了超过万人次的游客;

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包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服贸会在内的各类高端会议会展。

目前,朝阳区还正积极推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第四使馆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速滑馆、冬奥村等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良国际服务环境,全面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多点突破优服务打造“类海外”环境

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65%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朝阳落地

......

振奋人心的数字背后

离不开国际一流的软服务

朝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构建开放型、多业态的国际化人文环境,创新形式提升服务效果。与区域国际化特征相适应的服务环境得到不断完善,连续三年在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

成立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今年7月,朝阳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成立,外籍人才和留学生不必再东奔西跑,签证、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人才评审认定等项涉外事务都可一站办理。为解决人才办事往返路程远、时间成本高等痛点问题,除了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城IT产业园建立区级服务中心之外,还在CBD设功能区级服务中心,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麦子店、三里屯、望京等区域设街乡服务站,在国际人才集聚的将台阳光上东社区、东湖众运大厦等设社区、楼宇服务点,首批共设有8个服务站点。

提升涉外服务软实力

为了提高涉外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十三五”以来,朝阳区重点提升人力资源、市场环境、行政效率等方面服务软实力:

设立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

出台“凤凰计划”等系列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朝阳创新创业;

连续八年举办海外人才创业大会(OTEC),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创业者参加,推动多个项目落地,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朝阳品牌”。

营造生活工作“类海外”环境

朝阳区还在营造适合国际创新人才生活工作的“类海外”环境上下功夫。

在拥有三里屯、蓝色港湾、SKP等国际时尚消费地标的基础上,年又打造了望京小街、丽都商街等特色街区,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上,打造便捷宜居的国际商务生活区。中关村朝阳园正加快推进“三国际一未来”(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医院和未来论坛)四大功能性项目,将从医疗保障、子女教育、住房及人才交流等方面满足国际人才的需求。

勇于探索、先行先试,聚焦重点、发挥优势。如今的朝阳,已成为首都国际金融功能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更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总部,国际人才、投资界人才经营居住的首选之地。

为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

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朝阳区一直在努力

朝阳,也正如她的名字一般

迎着朝阳,充满能量与动力!

来源:北京朝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十三五朝阳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打造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