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还在继续,朝阳各方积极吹响动员号角,从不同维度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措施,严防疫情输入、蔓延、输出,做到责任精准落实,筑牢防疫堤坝。
物业企业、房屋中介
加强防疫宣传和科学防控
为拆迁施工现场发送了《关于做好拆迁工地新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开展检查,对进入拆迁现场人员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及时清运拆迁现场的垃圾,严格对拆迁现场办公区域、生活场所进行消杀防控。
督促全区物业服务企业严格按照卫生疾控部门的要求和标准,配合属地街乡社区,做好区域内重大疫情管控工作。抽调近百名党员干部,深入43个街乡的个物业项目,参与全区物业管理区域疫情防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向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发出“八个带头”的号召,引导他们全力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已联系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住房租赁企业,涉及门店个、员工共计人,要求他们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重点区域的服务管理以及疫情防护、防疫宣传等工作。
加强对地下空间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防火情况、生活垃圾是否及时清运、员工宿舍使用面积是否达标、返京人员登记隔离等情况进行检查。
加强对直管公房的疫情防控。每日对直管公房的各层楼道、扶手、电梯间多次进行消毒。张贴疫情防控的宣传告示,对人员出入测温记录,并配合属地社区核实外来人员。开展一线入户服务时必须佩戴口罩,入户前后洗手消毒。
发放中英日韩等多种语言公开信
加强宣传
疫情期间,区外办结合北京市外办中英双语版《致在京外籍人士的公开信》,迅速开展工作,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外交人员服务局做好外交公寓外籍人员防护宣传。重点加强对麦子店、三里屯、望京等外籍人聚集区的协助支持,针对望京地区韩国人较多的情况,紧急翻译出台韩文版内容。广泛了解驻区涉外企业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节后工作安排及实际需求。部署推进教育系统、出入境系统针对外国人的疫情防护宣传工作。
《致居民一封信》
日文版
《致居民一封信》
英文版
在呼家楼街道东大桥社区,结合属地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制作中文、英文和日文版《致居民的一封信》,并针对不同户籍人员予以发放,截至目前,发放外文版本的《致居民的一封信》余份。
“两无一开”小区
广泛发动“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等
对于那些“两无一开”(无物业、无保安、开放式)的小区,朝阳区广泛动员楼门院长、“双报到”党员、社区居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疫情防控。建立了联防联控体系,让“两无一开”小区不失管。
在朝外街道芳草地社区,辖区内共有43栋居民楼,33个自然小区,社区把能封闭的出入口都封闭后,依然还有27个出入口需要人员值守。虽然需要值守的小区出入口多,但是相邻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小区住户较少,针对此特点,社区采取了“一人守多口”的模式,解决了小区管理难题。
同为朝外街道下辖的三丰里社区,共有28个小区出入口,集中在两条小区路上,针对此特点,社区采取封闭小区小门,集中在两条临街的小区路口两端进行管控,以最少的力量实现了全部小区的防疫管理。
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配备捉襟见肘,对此,各街道、社区广泛发动地区党组织和各类志愿团体,参与到防疫保障中。
左家庄街道对无物业入驻的小区实施应急封闭管理,由小区所在的社区组织干部、党员、保安、志愿者等实施应急封闭管理,并聘请专业消杀公司进行消杀。
建外街道发动“建外红”队伍,坚持“三看三卡”,即:看院(楼)、看人、看门,卡点、卡口、卡路。发动辖区余名非公党支部书记和地区党员,成为防控工作的主心骨,形成街道、社区、楼宇、党员四级联络网,每1个非公支部书记负责几家没有党员的“邻居”企业,做好电话联络和宣传引导,确保防控无死角。
在强化人防、加强人员配备的基础上,各街道、社区还进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社区为工作人员配备了体温计、测温枪,对每位进出小区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体温测量。针对人员力量不足问题,强化技防力量,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