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北京市密云区原第七中学是密云区城西北角的一所城乡接合部初中校。为响应北京市教委“名校办分校,分校变名校”城乡一体化发展教育,发挥海淀区教育辐射示范作用的号召,年7月,密云区第七中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将在保持分校原有建构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办学理念,派送管理干部、优秀教师,同时从教学、课程、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帮扶学校发展。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于年8月建校,现有二十四个教学班,名教职员工。自从成为育英学校分校以来,在秉承总校办学理念,发扬总校光荣传统,积极践行总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成就每一个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愿景:续写育英优秀文化,探索“全学习”课程改革育人模式,变革学习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重塑教师职业生命,实现“创名校,育英才”的目标。
仅仅一年半的努力,学校方方面面便凸显总校文化基因,广大师生逐渐认同总校办学理念与文化传统,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成绩开始赢得社会和家长的更加信任与支持。
现从班级文化建设这一视角,来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这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还谈不上是经验,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一、课程移植:营设自由的班级文化建设新氛围。
1.修身课程,打破班级常规管理的传统壁垒。北京市育英课程整体框架共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基础课程;二是修身课程;三是发展力课程。其中修身课程是关于学生常态管理与德育管理的。年8月,密云分校所有中层干部与二十四位班主任便带着一个任务奔赴总校,学习总校的修身课程理念与实践成果。回到密云,接下来安排了一天的封闭研修,以总校的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两套课程为蓝本,依据总校育人目标“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来研讨适合本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阶梯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和《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自主管理方案》班级常规管理课程诞生了。
修身课程地移植,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过去,班主任只是凭借一人之力,随心所欲地管理自己的班级,学校或年级没有成形的课程作为管理和育人载体,管理形不成合力,学校的管理干部有时也无计可施。而如今,班主任以团队合力的方式,一致性地作用于学生,学校干部轮流做一天执行校长,所有老师分年级轮流值班,还有学生会、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学生常规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的“三全管理”新格局初步形成,学生很快由自由散漫变得秩序井然,走进教学楼变得轻声慢步,进入教室便安静读书学习。
2.名师课程,点燃班级文化自由创新的火种。为更加有效地让总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新理念与策略在分校落地,我们除了不定期选派部分班主任去总校跟班主任影子学习之外,还为年轻班主任在总校找了师傅,请总校优秀班主任到分校传经送宝,总校班主任与分校班主任进行班会课同课异构活动等多种互动学习方式。这些措施地实施,有力促进了分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点燃了分校班主任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开拓了他们治理班级的思维方式。
我们鼓励班主任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总校优秀班主任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与改革成果。为此,学校也为每个班级提供了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过去,不允许各班在教室内的墙壁上乱张贴,现在,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班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个性化的班级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把教室内外墙壁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张贴。同时,学校把走廊上原先一些内容相对固定的展板拆除,在每个班级外边墙壁上都安装了可以随时更换内容的扎钉板,让学生任意的设计。
当你走进每个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班级文化建设风格,虽然显得不够高档规范,但是这些才是真实地属于自己班级的、属于学生自己的文化。少些禁锢,多些自由,教室自然就会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室内外,眼睛所触空间,你都能发现一些让你心情愉悦的景物:绿植、小金鱼、布玩偶、班徽、班级公约、个人书画展、阅读心得、学科展示、心愿包、手工作品等等,琳琅满目,创意不断,丰富多彩。
3.阅读课程,让每个班级都成为书香班级。
当你走进总校时,有两种场景会深深地打动你,一是这是一所书香校园,教室里、走廊里、大厅里、校园里……到处都能发现、找到自己可读的书籍;第二是学生读书的身影与姿态。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从阅读开始。阅读是学生自学和确定成长方向的天然向导。借鉴总校阅读课程理念与做法,分校在阅读课程空间环境建设上也动了一番脑筋。一是在教室内原先有一书橱的基础上,为各班添置了一些个性化小书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书带到学校,统一放在小物柜上,以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同时,学校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的任意角落,在半开放空间和半开放空间内符合穿插阅读空间,打造一所因阅读而不愿回家的学校。以“读书、读人、读景”为线索,创设厅中读、廊内读、梯边读、窗前读、园中读、亭下读、水边读……。营造全校班班阅读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用创新阅读空间的方式来劝学,丰富学生学习的思维,增强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赏心乐阅随书处”的心境中实现自我教育。
二、育英品质: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之钙。
1.文化熏陶,向学生传递生命的气息。育英学校的校训是年由毛泽东主席为学校的题词“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它是每一个育英人需要铭记遵守的。
在总校,校园里有一片果园,从开花到结果,都是花儿静静地绽放,果子挂在枝上,没有一个人去触碰,师生们对此习以为常。学校校风便由此而来——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因由这里的学生知规矩、有爱心、守礼仪,这里的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这里的校长心无旁骛,静心办学。
总校于会祥校长说:“校园不是公园,美丽校园的建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