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武汉,建功云南,阮成发履新省委书记!
担任副部级的*协主席,杨智转战武汉的相关安排,究竟透露了什么信号?
深圳怎么了?
李乐成程用文等履新背后:湖北进入新的建设时期,后续数年将实现快速发展!
上半场:万物暴涨;下半场:万沫破裂?
*奇帆:美国在金融领域和我们脱钩等于自杀,美国芯片企业丢了中国市场,会进入螺旋式萎缩
新任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好的营商环境,没那么复杂,就四句话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四个“世所罕见”
2月22日,在央视财经“十大顶级经济学家看宏观大趋势”系列节目中,著名经济学家姚洋作了题为《城市化2.0: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地理再布局》的直播分享,涉及城市潜力、人口迁移、产业格局、公共服务等话题,信息量十足,对商界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下为分享精编,未经姚洋审阅。
口述:姚洋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孟媛、张溪冉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南北、东西差异
任何地方都有高光时刻,高光一过,就会进入平台期,但不见得它永远止步不前。
1.分界点
北方真正的发展是在建国之后,当时苏联援助中国,北方通过重工业发展起来了。就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东北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那时候东北对中国的贡献无与伦比。
我虽然是江西人,但我考大学是在陕西西安考的。我们家当时住在西安西郊,西郊有一家公司叫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那是个纯国企,年建厂,苏联援建。那个公司的工人从哪儿来?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学说我普通话说得很好,我说在我们那儿就说普通话啊,因为大家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必须说普通话。那里很多工厂都是直接从东北迁去的,是东北做的贡献啊。我太太他们全家就是从东北迁到西安去的。那是东北的“高光时代”。
任何地方都有“高光时刻”,“高光时刻”一过,就会进入平台期。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了市场为主导的一个发展路径,南方搞的都是轻工业,所以发展得比较快。
就人均收入而言,北方一直在下降,但人均收入还是比南方高,因为南方有很穷的地方,比如贵州、云南包括江西的一些边远地区都很穷。但是过去十年这些地方富起来了,所以到了年,南方人均收入超过了北方,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以前我们也老说东西部差距,实际上现在东西部差距是在缩小的。
中部地区像武汉这个城市,是有巨大潜力的。我们好多造船业,包括*事工业的造船业,都要先在武汉做一个模型,为什么呢?因为武汉的造船产业是非常发达的。
再像重庆、成都、西安,还有郑州,都开始发展起来了,这些城市带动了周边的区域都在发展。所以东部和西部实际上没有太大差距。我老家江西这些年突飞猛进,它的排名从过去的垫底现在已经排到大概中间位置去了,为什么呢?
因为产业转移。
中国这个产业转移是很有意思的,它不是说从南往北转移,而是从东往西转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和西部的这个差距肯定是越来越小。
2.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说回南北差异,为什么年之后南北人均收入开始反转了呢?我个人觉得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还有山东,都是我们国家工业的重心。研究发现,所有的国家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工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到一定阶段之后,工业的比重就开始下降,学术上这叫做“去工业化”过程,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倒U型的,驼峰似的曲线。
驼峰的顶点在哪儿?实际上是年到年左右,就是金融危机之后。
为什么北方“去工业化”速度快呢?因为我们过去十来年的结构调整主要是在调整重工业,也就是重工业的比重在下降。所以北方工业占比下降之后,收入增长就没有南方那么快了。我觉得这是造成南北差异最重要的原因。
接下来,北方城市的人口,虽然不一定会大面积外流,但肯定很多人口会南移。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工业在南移,比如造车业,这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东北还有一个气候问题,就是太冷。好多东北人就直接移到海南岛,还有广西的防城去了,你去那一看,全是东北人。
虽然东北的“高光时代”过去了,但是不见得它永远这样。
美国有锈带,很多人印象里好像美国锈带都不行,但是美国锈带也有做得很好啊,比如说匹兹堡,它原来是一个锈带的中心。可是今天再去匹兹堡一看,匹兹堡好多产业都发展起来了,有高科技产业、医疗产业,连带着保险业也起来了,它重新活起来了。
所以并不见得说东北人口减少了,经济一定就下来了。我想经历了这个过程,大家慢慢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可以找到的。
3.新一轮城市发展机会
未来,会形成一个城市的梯队。大中小不同城市形成“城市化区域”。比如说长三角,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并不是说大家都跑到上海去,甚至并不一定大家都到杭州去,都到南京去,很多人可以到整个长三角的一些中等城市。
现在城市的规划思路也在慢慢地转变。
北京是全世界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可是仍然不够用,为什么呢?因为每天上班高峰期可能有千万级别的人进城,下班的时候又有千万级别的人下班,这样就永远都不够用了。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就近地上下班,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再者,形成一个城市化区域,把所谓的卫星城完完全全地给做起来,不是一个“睡城”,而是产业、商业还有居住结合,既有大城市的好处,又不会出现我们想像的“大城市病”。
长三角的铁路网络非常密集,公路网络也非常密集。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一个协调机制,包括户籍的同城认证,长三角之内的城市互相认积分,这样就把公共服务拉平了。以后,一个人住在东阳,但是他到杭州去上班,到上海去上班,也会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现在做的这种协调机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像珠三角因为只涉及到一个省,做起来更加容易一些。珠三角虽然铁路网没那么密,但是公路网非常密集,所以珠三角慢慢也形成了这样一个分工网络。
虽然城市发展会有新的变化,但是目前这种状态下,流动的主体还是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流动。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北方城市人口是在流出的,特别是东北人口是在流出的,接收城市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地方。尽管有些人说所谓的逃离北上广,但事实上从净流入量来看,大家还是在往一二线城市流动。
我觉得年轻人还应该到一线城市去闯荡一下,至少学点本事。
其他城市,比如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在长三角里,发展潜力非常大,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又比较高,推荐大家考虑一下。
内陆城市现在也开始发展起来了,像武汉、长沙那样的城市,就业机会也很大,房价又比较低,从生活质量来看也并不比一线城市差。哪怕包括我的家乡西安这样的城市也发展起来了。
成都当然更不用说了,但是成都房价太高了,因为大家都往成都跑。
户籍制度改革
1.城市改革的关键
在考虑城市发展机会的同时,很多人就会考虑到户籍制度。这也是影响城市改革的关键因素。
大概从年开始,中央*府就不断地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的方案。年是一次,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是一次,最近我们又有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方案。
其实,国外也有户籍制度。很多人以为别的国家没有户籍制度,这是不对的,美国都有户籍制度,只不过不叫户籍制度,美国人叫residence。
为什么要有户籍管理呢?说白了就是要与公共服务挂钩。我举个例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威斯康星大学读书,外州的学费是美元,但是本州的学费是多少呢?十分之一,美元,等于没交学费,这是一个很大的福利。
在当下的中国,户籍最大的福利是什么呢?跟美国一样,是上大学。
很多人说高考不公平,北京户籍的学生上大学相对容易,但是山东、河南,这些人口大省而且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升学压力就大。特别是河南省,没什么好大学,人口又多,很多学子和家长感觉不公平。
其实,我当年上大学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从陕西考到北京,发现我的这个分数比北京的同学超出了分。
但是仔细想想,这里也有公平的因素。
就是河南省自己没有好大学,所以竞争就激烈,这是没办法的,所有国家都没办法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整个高等教育肯定是一个中央和地方的合作关系,不能完全是中央包办的,也包不下来。
既然是有福利在里头,那户籍就不可能完全取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过去十年户籍制度改革这么难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公共服务差距太大了。
如果敢把北京的户籍给放开了,可能一年之内北京人口数就冲着万去了,因为有势差在那儿啊。我们全国大学的初入学率大概是接近50%,那北京、上海的入学率可能是80%。
我不是说这是合理的,我只是说要考虑这个问题,把问题引导下来,慢慢把水库的水放掉,不能闸门一开,把下面的粮田、城市全给冲毁了,所以我们要采用一个渐进式的户籍制度的改革。
2.渐进式户籍改革
采用渐进式的办法来进行户籍改革,其中一个办法是用居住证来代替户口。
比如深圳,率先给非户籍人口发居住证,在居住证上把这些公共服务一点一点往上加,这就是一个渐进的改革。如果让广东省一下子就把所有非户籍人口福利全部兜下来,也兜不住,高考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他的福利,比如买房、买车,很多城市是交完三年社保也可以实现的,但是孩子升学这一项,目前是解决不了的,未来也很难解决,因为数量太大。
我的一个建议是,教育部适当配合户籍制度改革,在高考方面做一些改革,比如拿出一部分增量名额(不是说存量名额),统一出题给这些从初中一直到高中都是在深圳读书的非深圳户籍的高中生来升学,而不是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去。这样就把最大的一块公共福利给消解掉了,否则将来也是很难平衡的,那些人口的接收地这一关永远过不了,因为这个量太大了。
户籍制度改革绝不是简简单单注册一个户口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
产业发展:朝阳产业在哪里?
城市人口流动,和产业的迁移也是有很大关系。
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其实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高科技产业比如说芯片产业等都是引领世界的创新产业,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人做的,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去做那个产业的。
大家记住一点,吃住行永远是朝阳产业。
有一次我演讲,下面都是搞服装的,我说你们服装界为什么就不能给中国的中产阶层生产一些好的服装啊?结果下面有一位说,姚洋教授,你说得不对,我们就在为中产阶层生产,我们生产衬衣。我说你衬衣多少钱一件?他说块钱一件。
我说块钱一件是中产阶层消费的吗?我告诉你,我不会买块钱的衬衣。我最近刚买一件衬衣是到海澜之家去买的,块钱,这才是中产阶层啊,这才是中产阶级能花得起的。在美国也是一样,元人民币折合三四十美元,这就是美国的中产阶层的水平啊,难道中国的中产阶层比美国的中产阶层更富有吗?不可能啊。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还没到达为中产阶层生产的地步,但是现在中产阶层上来了,这就需要消费升级。我看到武汉汉正街的批发生产就变成了品牌市场,几十家、几百家品牌在那里,都是我们自己的品牌,价格也便宜,慢慢地吃住行的新消费就要出来了。
医药行业,也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但是医药行业现在门槛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行业,大家都忽视了,就是保险业,保险业是中国绝对的蓝海产业。我们的整个寿险渗透率是多少?20%,财产险可能也是这样的数。我估计很多人家是没有买财产险的,都不买,实际上保险是很便宜的。
中国还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人均收入刚过一万美元,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刚刚开始起飞,我们不能拿一线城市的水平来看中国,所以中国还有多了去的发展空间,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
城市化2.0:人口转移
1.区域城市化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一起用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在我的印象中,这可能是官方文件里第一次用了“城市化”这个概念,并提出区域城市化的概念。
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在往一些非常大的城市区域发展,比如说长三角,长江工业地区等,这和以前的城市化思路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城市化大发展是从年之后才开始。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只有18%,也就是说只有18%的人居住在城市。
整个80年代,我们所采取的城市化策略可以说是一种以小城市、小城镇为目标的城市化,这是费孝通先生在80年代重新到他的老家——江苏开弦弓村调查的时候提出来的思路。
这个思路和当时的国际上城市化的一些问题是高度相关的,因为当时有很多的“城市病”、“大城市病”,我们国家在那个时候提出来“城镇化”这样的一个概念,就很有意思,一字之差,说的是有人要进城,但是我们更鼓励大家“洗脚上田”,就地城市化。
在这之后,90年代我们就看到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实际上是打破了我们一开始所设定的那种城镇化的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城市化1.0”,就是人口从农村大规模地向城市的转移。
这一波转移,在年左右就达到了一个顶峰了,在这之后我们看到转移慢下来了,甚至停下来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回归内陆地区,然后把内陆地区的发展给带动起来了。
在这之后,我们看到了“城市化2.0”开始。
城市化2.0,是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中心城市区域转移,也就是人口向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区域集中,在区域内部形成城市等级网络。区域城市化也是我们“十四五”规划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我认为,直到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率应该会到75%-80%的水平。
很多人听说城市化2.0,以为是把超大城市做得更大,这是一个误区。例如,将长三角作为整体考虑,并不一定都到上海、杭州、南京去,可以到长三角中等城市。比如,上海郊县定义为单独的城市,那么这些地方原来的县又会变成城市。
城市化2.0意味着什么?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低劳动生产率的城市向高劳动生产率的城市转移,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提高。大城市会产生集聚效应,能干的人和能力强的人在一起工作,不是1+1等于2,而是1+1大于2,规模经济在里面。为什么会形成“硅谷”?就是因为大家觉得去硅谷能学到更多东西,才能更能发挥,所以他们慢慢就集聚起来了。
城市化这样一个简单的移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过去二三十年,14%的中国经济增长来自于城市化。城市化2.0后,这样的集聚效应就会更加明显,人口向中心城市区域集中,对于推动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是非常强劲的动力。
当然,在短期内,三四线城市肯定是一个人才流失的过程,但是我觉得三四线城市在这方面要好好地想一些办法,把自己的一些特色给做出来。
2.“就地城市化”
现在是“城市化2.0”,城市与城市之间会有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但是也不要忘记,我们“城市化1.0”还没完成呢,特别在中西部地区恐怕还有2亿多人要进场,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未来的人口流动,中西部那2亿多人可能更多的是就地的城市化。比如说过去十年间,很多在沿海地区工作的人,学到了足够多的知识,把产业带回了原来的县里。
我老家在江西中部的一个县,经济水平也就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那里的很多年轻人在村里有房子,但是他们到县城又去买房子。将来他们还有他们的后代都会就地城市化,就是搬到县城去了,不会像以前一样跨省的流动。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本地发展起来了。
像我们那个县,两个产业支撑了它过去十年的大发展,一个是箱包业,一个是灯具产业,其中,中低端的箱包占有了全国市场的80%。当地人的工资能达到多少呢?两三年前我回去,一个表妹在箱包厂做计件工,别人都说她一个月赚了一万八。
因为箱包业发展起来后,整个劳动力市场就开始紧张了,随便找一个工人,一天没三百块钱你根本找不到人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离开了。所以中西部城市化,更多的是就地的城市化。
虽然,现在有些人在农村有房子,在县城也有房子,在农村有就业,在城里也有就业,是两边跑。但是,他们的子女恐怕就不会了,他们的子女就会住到城里头去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过渡期,中国的人口分布的面貌会大变。
3.乡村振兴
当前中国城市化率远远落后于应有水平。即使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们现在的城市化率就是60%,远远落后于我们应该达到的水平。我们可以做两个计算,第一个按照劳动力占比来计算,我们国家农村劳动力占比现在大概是25%,用劳动力占比来计算城市化,我们应该有的城市化是75%。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应该是加速城市化。
但是,哪怕有75%的人住在城市,还有25%的人住在农村。25%可不是一个小数,四分之一,那在中国意味着什么?3亿多人仍然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今年的“一号文件”,重提“乡村振兴”我觉得很有必要,我们还成立了乡村振兴局,不能把那部分人给忘记了,我们要齐头并进。
结语
我永远是看多中国。错过中国,你会失去很多机会。
中国仍然是未来10-20年最有机会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的*府决策每一次都是踩对点了。
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占比提高了10%,恰好年改革开放也开始。改革开放和我国人口红利增加完全是巧合,并非计划安排,但是踩对了点。
年之后,劳动人口比例开始下降,好在0年-年这段时间中国又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增长再一次突飞猛进。
然后8年金融危机全世界都跌,中国突飞猛进,*府又做对了。
这一次疫情来了,我们又发现中国抗疫的措施是最正确的。我们以短期的强有力的措施,换来长期的安宁。别的国家就是磨磨蹭蹭的一年都不得安宁。
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发现,中国赶超美国十年。
在8年的时候,我们的GDP不到美国的30%,年我们达到美国的72%,就是这十来年间,我们赶超了他一倍以上,这也为我们奠定了巨大的基础,未来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
正如上文所说,我非常看好我们的中心城市区域,比如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内陆的中心城市,比如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郑州还有北京以及北京周边地区,其实都还是很有潜力的。
即使是三四线城市,我还是要强调并不是说这些城市就要衰落了,在人口流动的重新分布的过程中,每个城市最后都会找到自己的一个优势,并在这个优势里头,能做出一些名堂来。
只要有城市化趋势存在,我觉得大家的机会都很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