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足见国家对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视。
本报特别刊发“新当选院士风采”系列报道。今天,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仝小林院士的学习成长经历,学习他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求索精神吧!
仝小林忘不了那年春天。
往日熙攘的北京街头空无一人,开车从家医院临时SARS病区的这段路程变得很通畅。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打在他那张冷静的国字脸上。
这短暂的安静,是仝小林在年春天里少有的放松时刻。他知道,一旦走入那片弥漫消*水味道的病区,夜以继日的战斗又要打响。
这一切让他回忆起他34岁那一年,跟随博士生导师周仲瑛深入苏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时直面传染病的惊心动魄。
这些“战斗”让他记住,在与死神交锋的黑暗甬道里,一直有一束叫做“中医”的光。
多年以后,曾经打赢这些胜仗的仝小林,终于让这束光闪耀在科学舞台的中央。
长着“中医心”的科学家
“你是64年来唯一以中医学为方向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你给中医人提气了!”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的那天上午,很多人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