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辽宁省经济长期存在“国有经济占比高”和“重工业占比高”的“两高”特征,工业化特征显著,支柱产业以资源类、重化工为主,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速低且波动较大,常住人口净流出,且人口老龄化加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跌至全国各省排名中游。年受益于主要工业品价格的回升,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居全国第14位,与上年持平;增速由上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4.2%,但增速仍低于全国水平。年辽宁省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实现0.64万亿元,同比增长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实现.7亿元,同比增长7.1%。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2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但同期出口总额实现0.24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总体看,辽宁省经济有所企稳回升,但经济增长动能转化尚不够稳定。此外,辽宁省债券市场发生多起违约事件,区域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从下辖地级市情况看,受前两年辽宁省数据挤水分及当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升影响,年辽宁省各市经济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大连和沈阳经济实力在省内依然保持显著领先地位,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在全省均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年大连和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以.9亿元和.0亿元分列全省各市前两位,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省54.6%,其中大连同比增长7.1%,但沈阳仅为3.5%;鞍山、营口、盘锦和锦州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在亿元以上,排名中上游;位于内陆辽西北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仅.7亿元,在全省各市垫底。年上半年,除铁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8%外,其余各地市均实现正增长。投资、消费及出口对辽宁省各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化较大,各地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差别较大。
财*实力:年以来,受益于原油、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价格持续回升,辽宁省传统重工业行业税收收入明显增长,涉房涉地税种稳中有升,全省财力保持增长。年和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和.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10.0%,税收占比均在75%以上。同期,全省*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02亿元和.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5%和增长64.0%。此外,辽宁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规模较大,年为.98亿元,同比增长8.98%,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辽宁省因经济下行而出现的财*自给压力。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年和年上半年,沈阳和大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大,两市分别均超过亿元和亿元;鞍山、营口和盘锦规模次之,三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均超过亿元和65亿元,其余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其中阜新分别为38.18亿元和23.31亿元,在全省各市中垫底。同期,主要受益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升,辽宁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增速在4.0%-30.0%,其中年大连和沈阳增速分别为7.5%和5.7%,分别较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年辽宁省各市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均超过60%,收入结构稳定性尚可。但公共财*自给率偏低,财*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大。
受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及入库时点差异等影响,年辽宁省下辖各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涨跌各异,9个地市实现增长,丹东、抚顺等5个地市延续上年下滑趋势。沈阳和大连的*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仍高居前两位,年分别实现.25亿元和.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7%和7.96%。
债务状况:*府债务方面,辽宁省(不含大连市)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府性债务。截至年末,辽宁省(不含大连市)*府债务余额为.1亿元,较上年减少54.4亿元,*府债务规模排名各省市前列。受制于财力规模,目前辽宁省债务偿付压力仍较大。随着年存量债务置换完成,新增*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以及辽宁省经济增长企稳回升,财力增强,辽宁省*府债务风险尚可控。
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年末辽宁省内各市*府债务规模均相对偏大,其中大连和沈阳*府债务规模大,分别为.1亿元和.7亿元,排名省内各市前两位,与其在省内的经济财*实力较强相对应。当年末*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各地市比率均大于%;债务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大连市和沈阳市分别为%和%,其中沈阳在省内各市中最小。受经济下行、信用环境较差等因素影响,年以来辽宁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小,年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仅为.20亿元和38.70亿元;省内各地市城投企业包括债券在内的带息债务情况分化明显,其中铁岭的平台带息债务负担最重,大连、锦州和阜新的平台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一、辽宁省经济与财*实力分析(一)辽宁省经济实力分析
辽宁省经济长期存在“国有经济占比高”和“重工业占比高”的“两高”特征,工业化特征显著,支柱产业以资源类、重化工为主,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速低且波动较大,常住人口净流出,且人口老龄化加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跌至全国各省排名中游。年受益于工业品价格的回升,辽宁省经济企稳回升,但经济动能转化尚不够稳定。辽宁省债券市场发生多起违约事件,区域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战略的引导下,辽宁省将开启全面发展新局面,经济发展前景有望向好。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省份,装备制造业、钢铁和石油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存在“国有经济占比高”和“重工业占比高”的“两高”特征,支柱产业以资源类、重化工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优势的消耗以及重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的疲软,年起辽宁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年受经济数据“挤水分”等因素影响甚至下滑至-2.5%。年,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虽低于全国水平(6.9%)2.7个百分点,但较上年上升6.7个百分点,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状况发生了趋势性改变;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4位,与上年持平;人均GDP为5.47万元,为全国水平的0.92倍。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亿元、.8亿元和.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2%和5.0%,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8.3:46.6:45.1调整为年的9.1:39.3:51.6。年,在稳增长、调结构的背景下,辽宁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是推动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万亿元,同比增长5.4%,较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
依托矿产等资源优势,辽宁省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支柱产业以重工业为主。据辽宁统计年鉴(),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较年减少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个,占比7.34%,其工业总产值占当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99%;按轻重工业划分的重工业企业个,占比71.10%,创造了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70%。为改善工业产业结构,辽宁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培植新动力。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产业发展迅猛,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0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18%。年,随着主导产业产品市场价格回升,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结束了之前年度的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税.0亿元,同比增长28.2%。分行业看,年辽宁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冶金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占比分别为32.0%、26.8%、14.2%和10.0%,同比分别增长7.4%、1.7%、5.9%和0.5%。全年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1%。年前三季度,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一步上升,同比增长达到9.7%,位居全国第3位。但是,现阶段辽宁省许多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等对外依存度偏高,主要工业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主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大中型国企存在运营管理惯性、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等难题,辽宁省经济转型升级压力依然大。
辽宁省人口基数较大,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影响,常住人口净流出,且人口老龄化加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年,辽宁省常住人口分别为.4万人、.8万人和.9万人,年和年分别净流出4.6万人和8.9万人。同期,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42‰、-0.08‰和-0.44‰,持续负增长;且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0.59%、21.64%和22.85%,年高于全国(17.3%)5.55个百分点,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趋势。近三年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负增长,制约了辽宁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三大需求看,年辽宁省三大需求逐步回升,对经济提振作用增强;年前三季度出口减速,但投资及消费增速大幅提升,带动经济增速高于上年。年,辽宁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0.64万亿元,同比增长0.1%,投资增长乏力,其中基础设施投资0.15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9%,同比增长14.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23万亿元,占全省投资的35.9%,同比增长9.3%,占比在年居全国各省第四,仅次于上海市、海南省和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对房地产投资依赖性较强。从三次产业投资看,年辽宁省第三产业投资占63.5%,第三产业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投向。消费方面,年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看,全年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8.4%,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2%,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6%。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2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年辽宁省进出口总额为.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出口额.7亿元,同比增长7.1%,以机电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全年机电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0亿元、.2亿元和.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21.0%和18.2%。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好转。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出口总额实现0.24万亿元,同比增长5.3%,但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信用环境方面,受经济需求疲弱、产业升级缓慢以及人口流出等众多因素叠加影响,地方*府财*收入下滑导致辽宁省信用削弱,自年初有债券违约记录以来,截至年末四年间,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违约事件一共有起,其中辽宁省的企业违约次数居于首位,先后发生了东北特钢、大连机床、辉山乳业和丹东港等22次债券违约事件,占比达14.10%,相关企业主营业务与钢铁、煤炭、有色、机械、港口等过剩产能行业高度相关,对整个辽宁地区企业融资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区域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面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发展战略。年3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范围.89平方公里,涵盖大连、沈阳和营口三个片区,其中大连片区59.96平方公里,沈阳片区29.97平方公里,营口片区29.96平方公里。同时,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年辽宁至欧洲三条大通道全部运营,“辽满欧”大通道已开通大连港、营口港至欧洲的14条中欧国际集装箱班线。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开局良好,制定自贸区三年滚动工作计划,出台条支持*策,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99项,形成13个全国首创案例,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新增注册企业2.2万户,注册资本.9亿元。对口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苏辽、京沈、沪连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合作、项目引进、人才培养。全年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42.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另外,为促进辽宁省的全面振兴发展,年10月,辽宁省发改委印发《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年-年)》,明确各县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此外,辽宁省设立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制定加强*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加快“信用辽宁”建设,改善辽宁省的信用环境。总体来看,未来辽宁省在多项重大战略引导下,将开启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经济发展前景有望逐步向好。
(二)辽宁省财*实力分析
年受益于原油、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价格持续回升,辽宁省传统重工业行业税收收入明显增长,同时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涉房涉地税种稳中有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低,但得益于上级补助收入稳步增长及*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较好补充,辽宁省财*得以收支平衡。未来在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策利好下,辽宁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的持续性仍然可期。
辽宁省地方可支配财力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近三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上级补助收入逐年增长,稳定性较好。*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土地储备及出让、当地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及宏观*策等多方面影响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近三年持续下降。
得益于年原油、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价格持续回升,辽宁省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工业行业税收有所增长,以及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涉房涉地税种稳中有升,当年辽宁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为.42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75%,较上年略降。辽宁省税源行业较为集中,年税种构成主要来自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涉房涉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房产税等,当年主要税种收入合计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90.0%。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汽车、钢铁、成品油等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支柱行业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经济向好带动税收增长,辽宁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实现.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8%,同比增长10.6%。
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涉及教育、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乡社区等多个领域。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2亿元,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75%。年前三季度,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5.1%。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1]为49.04%,较上年提升0.97个百分点,但财*自给率仍较低。
*府性基金方面,辽宁省*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受土地储备及出让情况、房地产市场、宏观*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稳定性差。年辽宁省*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02亿元,同比下降1.55%,主要是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行费自年7月1日起不再纳入基金管理,以及年按国家要求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改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因素影响所致。同年,辽宁省*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08亿元,同比下降6.8%,主要是交通运输支出及占比较大的城乡社区支出等减少所致。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64.0%,增量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亿元,同比增长63.0%,增量主要来自城乡社区支出。
上级补助方面,年辽宁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8.9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为.79亿元,*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为26.19亿元。依靠上级补助收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辽宁省因经济下行而出现的财*自给压力。在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企稳向好*策环境下,未来辽宁省持续获得稳定的中央上级补助收入可期,上级补助收入成为地方可支配财力的重要支撑。
二、下辖各市经济与财*实力分析辽宁省下辖沈阳、大连、鞍山、本溪、辽阳、丹东、锦州、抚顺、朝阳、铁岭、盘锦、葫芦岛、营口、阜新等14个地级市。按照城市空间布局及产业特征,辽宁省包括沿海经济带[3]、沈阳经济区[4]和辽西北地区[5]三大经济发展区域,其中沿海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坚力量,以沿海港口和资源优势作为发展支撑;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核心,着重发展传统优势的工业产业。大连和沈阳作为核心增长点,在区域*策的带动下,其相对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能够快速扩散,并与周边城市特色资源有效互动,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年,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及辽西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万亿元、1.10万亿元和0.08万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9.6%、9.4%和9.3%[6]。
(一)下辖各市经济实力分析
年,受前两年辽宁省数据挤水分及当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升影响,辽宁省各市经济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大连作为计划单列市和沈阳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实力较其余地级市具有明显的优势,地区生产总值均在亿元以上,排名分列前两位;鞍山、营口、盘锦和锦州地区生产总值均在亿元以上,排名中上游;位于内陆辽西北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仅.7亿元,在全省各市垫底。年上半年,除铁岭地区生产总值负增长外,其余各市均实现正增长。投资、消费及出口对辽宁省各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化较大,各地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差别较大。沈阳、大连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在全省均占据绝对优势。
从经济规模看,辽宁省区域经济呈现分化格局。作为计划单列市的大连和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的沈阳,经济总量在全省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年大连和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亿元和.0亿元,两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省总量的54.6%,超过一半。经济体量处于第二梯队的地区有鞍山、营口、盘锦和锦州,上述4个地级市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在千亿元以上,其中鞍山依托鞍钢集团发展钢铁、冶金装备制造及矿产品深加工业,地区生产总值为.1亿元;其余各市年地区生产总值在亿元以下,其中位于内陆辽西北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仅.7亿元,在全省各市垫底。
从经济增速看,受年经济“挤水分”基数降低、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年辽宁省下辖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大连增速最高,同比增长7.1%,东北地区龙头地位稳固;其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的还有锦州、盘锦、葫芦岛和营口,增速在5.0%-6.2%之间,其余各市增速较小,其中经济总量位于倒数两位的阜新和铁岭增速分别仅为0.5%和0.2%。从经济增速变动看,近三年大连市和葫芦岛市经济增速均为正且呈加快趋势,其余各市增速变动主要因年经济“挤水分”大幅下滑及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具体来看,年除大连经济平稳增长,增速增幅仅为0.6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市经济增速增幅均在4.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主要产业为钢铁、冶金、石化为主的鞍山、锦州、阜新、营口、本溪、朝阳和盘锦增速较年大幅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抚顺、沈阳和辽阳增速增幅也在8.0个百分点以上;增幅较小的丹东、葫芦岛和铁岭也有4.5-5.0个百分点。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大连和沈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0.54万元和7.07万元,对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拉动作用显著。此外,盘锦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以油气开采、石化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虽然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不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为8.03万元,远高于全省5.47万元的平均水平。铁岭、阜新、葫芦岛和朝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分别以2.25万元、2.38万元、2.59万元和2.63万元,远低于全省水平,处于全省各市倒数后四位。
从三大需求看,年辽宁省各地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出口呈现较大分化,增减不一,各地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差别较大。大连和沈阳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规模仍在全省均占据绝对优势。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辽宁省各地市投资规模及增速均呈较大分化,大连和沈阳分别为.8亿元和.0亿元,合计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8.67%;其余各市除盘锦为.9亿元外,均未超过亿元,处于末两位的铁岭和阜新分别为.4亿元和.1亿元。从增速看,葫芦岛、阜新和抚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在20%以上,对当地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大连和营口投资增速分别为15.1%和12.1%,增速亦较快;但有7个市投资负增长,其中鞍山、铁岭、丹东和本溪分别为-22.0%、-14.6%、-14.1%和-10.4%,成为拖累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房地产方面,在-年在辽宁省各地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后,年大部分地市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沈阳和大连房地产投资额规模较大,年分别为.2亿元和.6亿元,分列全省的前两位,两市合计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60.31%;鞍山、营口和锦州分别完成房地产投资.6亿元、.3亿元和.5亿元,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84%、5.43%和4.43%;其余地级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规模总体较小,均在亿元以下,其中铁岭、本溪和阜新规模最小,分别为46.0亿元、40.3亿元和23.5亿元。从增速看,年辽宁省14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沈阳、大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4.7%和5.9%,增幅较年分别扩大61.65个百分点和46.3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居前四位的分别为本溪、辽阳、营口和朝阳,同比分别增长42.5%、33.5%、30.0%和26.8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的五个市为铁岭、阜新、盘锦、抚顺和锦州,同比分别下降20.8%、8.4%、6.8%、3.1%和2.7%;其余各市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在4.7%-8.2%。
消费方面,年辽宁省各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较大分化。从绝对规模看,沈阳和大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省内各地市前两位,分别为.8亿元和.5亿元,两市合计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86%,较上年上升0.73个百分点;排名第三的鞍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亿元,其余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未超过亿元,其中辽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亿元,在全省各市排名垫后。从增速看,大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增速居全省首位达9.2%;受城乡消费分别同比下降10.1%和9.1%影响,辽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0%,降幅最大,鞍山及本溪则分别下降5.4%和1.4%;其余各地市消费增速均未超过6%,其中沈阳市增速仅为0.1%,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进出口方面,年辽宁省各市进出口总额及增速分化程度明显,13个地市(除本溪无法获得数据)中7个地市实现正增长。从规模看,大连进出口总额.0亿美元位列全省各市第一,显著领先于以.5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沈阳;营口进出口总额为55.3亿美元,居全省第三;其他地级市进出口总额均不超过50亿美元。增速方面,受上年降幅大、基数较低,以及年实际利用外资明显增长带动进口额明显增加影响,葫芦岛进出口总额显著增长.9%;鞍山进出口总额增长52.9%,增速次之;阜新、锦州、大连、沈阳和营口增速均为正,其中,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大连、沈阳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5.9%;其余各市均下降,除丹东同比下降2.3%外,其他各市同比下降20.0%-30.0%。
年上半年,辽宁省各地级市经济总量序列总体稳定,变化主要为锦州市和抚顺市经济总量分别以.2亿元和.7亿元超越盘锦市,规模排名较年分别上升1位至全省第五和第六。增速方面,锦州市以6.8%的水平跃居第一,大连市、沈阳市、抚顺市、营口市和葫芦岛市当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也相对领先,高于6%;全省唯一下降的是铁岭市,同比下降0.8%,全省垫底。此外,盘锦市、丹东市、大连市和本溪市经济增速放缓,年上半年分别为2.1%、1.7%、6.5%和2.1%,较年分别下降3.9、1.1、0.6和0.4个百分点。
(二)下辖各市财*实力分析
1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沈阳、大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年和年上半年度,两市分别均超亿元和亿元;鞍山、营口和盘锦次之,三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超过亿元和65亿元,其余地级市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同期,受益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升,辽宁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增速均在4%-30%。从收入构成看,辽宁省各市税收占比均超过60%,收入结构稳定性尚可,但公共财*自给率偏低,财*收入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大。
从规模看,辽宁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年大连略超沈阳居首位,两市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和.24亿元,规模远超其他各市;鞍山、盘锦和营口规模次之,分别为.22亿元、.86亿元和.68亿元;其余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未超过百亿,其中阜新仅为38.18亿元,在全省各市垫底。增速方面,年主要受益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升,辽宁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葫芦岛、盘锦、本溪、辽阳、抚顺和朝阳增速居前六位,增速达两位数,分别为19.9%、18.3%、16.6%、14.0%、13.9%和13.4%,其余各市增速均在10.0%以下,其中鞍山增速最小,为5.5%;规模最大的大连和沈阳增速分别为7.5%和5.7%,分别较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年辽宁省各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60.00%以上,其中,盘锦、沈阳和营口三市税收占比居全省前三位,分别为84.40%、81.79%和81.32%;其次为锦旗、大连、鞍山和辽阳,四市税收占比在75.0%-80.0%;本溪税收占比为64.65%,较上年下降2.11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最低。总体看,辽宁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稳定性尚可。
从税收收入增长情况看,年除铁岭略降0.24亿元外,辽宁省其余各地市均实现增加,其中大连和沈阳税收收入增加分列前两位,分别增加28.67亿元和25.09亿元;盘锦和鞍山列第三、四位,分别增加18.12亿元和10.68亿元;其余各市税收收入增加均不超过10亿元,其中丹东市仅增加0.38亿元。从增速看,年盘锦税收收入增速最高,是上年税收收入的.04%;铁岭为负增长,年税收收入是上年税收收入的99.30%;丹东年税收收入是上年的.77%,较上年略增;其余各市税收收入与上年相比,在.00%-.00%之间,其中大连和沈阳分别为.89%和.90%,税收收入平稳增加。
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看,辽宁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年14个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当年各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年变化不大。年,沈阳和大连的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排名前两位,分别为76.75%和71.50%,较上年分别提高1.88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盘锦、辽阳、营口和鞍山四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排在第二梯队,在50%以上,其中盘锦较上年提高9.70个百分点;其余各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50%,公共财*平衡需依赖上级补助收入得以实现。其中,阜新、朝阳和铁岭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仅为26.20%、25.92%和24.69%,在全省各市列倒数后三位。
年上半年,大连及沈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7亿元和.5亿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营口、辽阳和朝阳分别以73.10亿元、47.65亿元和40.90亿元较上年排名上升1位、1位和2位至第四、第七和第九,铁岭和阜新分别以28.0亿元和23.3亿元的收入规模列末两位。同期,辽宁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朝阳市和盘锦市当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9.9%和23.2%,增速列前两位,丹东市以4.3%的水平列增速最小,其余各市增速在5%-20%。
2下辖各市*府性基金预算分析受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及入库时点差异等影响,年辽宁省下辖各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涨跌各异,9个地市实现增长,丹东、抚顺等5个地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延续上年下滑趋势。沈阳和大连的*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仍高居前两位且有所增长。
从*府性基金收入规模看,沈阳和大连分别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年分别为.25亿元和.81亿元,居全省各市前两位;其余各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均未超过50亿元,其中居全省各市第三的盘锦为46.54亿元,而阜新、铁岭和抚顺和分别仅为8.95亿元、10.02亿元和10.03亿元,在全省各市中居倒数三位。
从*府性基金收入增速看,年辽宁省下辖各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涨跌各异,主要是受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及入库时点差异等影响所致,14个地市中9个地市实现增长,其余5个地市下降,其中盘锦、本溪和大连增幅居全省各市前三位,年*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上年*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4%、.18%和.57%;鞍山、锦州、辽阳、丹东和抚顺延续上年下降趋势,年*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年*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60.00%-90.00%;其余各市小幅增长。
*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地方财力对*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程度。年辽宁省各地市*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比率均小于50%,地方财力对*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较小,其中葫芦岛*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最高,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9.24%,居全省各市首位;朝阳和盘锦分别为44.94%和39.16%,分列全省各市二、三位;抚顺、丹东和辽阳*府性基金预算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小,分别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1.39%、16.26%和19.35%,居全省倒数三位。
三、辽宁省及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一)辽宁省*府债务状况分析
辽宁省*府债务规模排名居前,债务规模较大,受制于财力规模,目前债务偿付压力仍较大。随着年存量债务置换完成,新增*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以及辽宁省经济增长企稳回升,财力增强,辽宁省*府债务风险尚可控。
*府债务方面,年末辽宁省*府债务余额(不含大连市)为.1亿元,较上年减少54.4亿元,低于年辽宁省*府债务限额(不含大连市).6亿元,其中省本级、市本级和县(市、区)级*府债务余额分别为.2亿元、.2亿元和.7亿元,分别占比3.6%、50.1%和46.3%,*府债务主要集中于市本级和县级。年末,辽宁省*府债务余额(含大连市)为.20亿元,低于当年全省*府债务限额(含大连市).7亿元。
以地方*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年末辽宁省*府债务余额(不含大连)是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大连)的3.76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34位。年,辽宁省(不含大连)一般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大连)的比率为2.79,专项债务(不含大连)余额与当年*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大连)的比率为3.28,与地方财力相比,当年末辽宁省*府债务余额偏大。
年辽宁省(不含大连)发行地方*府债券.7亿元,全部为置换债券。截至年末,辽宁省(不含大连)地方*府债务中*府债券(含财*部代发、自行发行地方*府债券)为.3亿元。根据《关于年辽宁省*府债务限额和省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的说明》,财*部核定辽宁省年地方*府债务限额为.7亿元,较年新增地方*府债务限额亿元,其中由辽宁省*府(省本级及除大连外的13个地市)及大连市*府负责举借的新增债务分别为亿元和30亿元。
年前三季度,辽宁省(不含大连)发行地方*府债券.5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79.1亿元、置换债券.8亿元、再融资债券.7亿元,9月末辽宁省(不含大连)地方*府债券(含财*部代发、自行发行地方*府债券)余额为.1亿元,尚可发40.9亿元新增债券。
年辽宁省*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严格落实化解*府债务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着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将在三年之内,化解*府性债务亿元以上。随着年辽宁省经济企稳回升,全省存量债务置换的完成,新增债券将成为地方*府债务的主要增量,且新增债务严格遵循限额管理原则,加之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府专项债券的深化推行,相关项目收益可为偿债资金提供保障。从年度偿债情况来看,辽宁省*府债务年、年、年和年及以后年度到期规模分别为.6亿元、.2亿元、.2亿元和.1亿元,分别占比9.5%、13.7%、15.1%和61.7%。整体看,辽宁省*府债务风险尚可控。
(二)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从*府债务偿付压力看,年末辽宁省内各市*府债务规模偏大,当年末*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比率均大于%;债务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大连和沈阳市该比率分别为%和%,在省内各市中最低。
从*府债务规模看,年末辽宁省内各市债务规模与年变化不大,其中大连和沈阳*府债务规模大,分别为.1亿元和.7亿元,排名省内各市前两位,与其在省内的经济财*实力较强相对应;营口、鞍山和盘锦*府债务规模较大,分别为.1亿元、.8亿元和.9亿元,排名省内三至五位;阜新和朝阳*府债务规模最小,分别为.6亿元和.7亿元,排名省内倒数两位;除上述地区外,其余各市*府债务规模均处于亿元至亿元之间。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年末辽宁省内各市*府债务规模偏大,当年末*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比率均大于%,其中营口、盘锦、鞍山、铁岭、葫芦岛、抚顺和本溪排名靠前,比率均大于%;债务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大连和沈阳市该比率分别为%和%,在省内各市中该比率最低。从各市*府债务变动情况来看,年末朝阳、辽阳和本溪3市*府债务较年末增加,分别增加18.23亿元、4.76亿元和2.30亿元,其他11个市*府债务均减少,减幅均在4%以内。
受经济下行、信用环境较差等因素影响,年以来辽宁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小,省内各地市城投企业包括债券在内的带息债务情况分化明显,其中铁岭的平台带息债务负担最重,大连、锦州和阜新的平台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受近年来地区经济下行、信用环境趋于恶化等因素影响,年以来辽宁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小,年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仅为.20亿元和38.70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发行规模降序排列中分别列第26位和第28位,年仅高于海南、西藏、宁夏、青海和甘肃。
从辽宁省存续期城投债券情况来看,截至年9月末,辽宁省平台(含省级)债券余额合计.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规模降序排名中排第21位,较年9月末排名后退4位。从各地市看,大连市城投平台债券存量最高,为.7亿元,合计占全省城投平台(含省级)债券余额8.8亿元[10]的42.86%;锦州市、营口市和沈阳市存量城投债规模也相对较大,年9月末分别为.0亿元、.9亿元和.6亿元,合计占全省城投平台(含省级)债券余额的31.95%;其余地级市存量城投债占比在10%以下,其中辽阳市无存续城投债,丹东市和阜新市存量城投债余额小,同期末仅为5.0亿元和6.4亿元。
以存续期内城投债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辽宁省内大部分地区城投债偿付压力尚可,年9月末辽宁省内各市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大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锦州市,该比率为%,锦州市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较大;其余各市该比率均小于%,其中营口市、铁岭市、大连市、本溪市和盘锦市该比率在50%-%,丹东市城投企业存量债券偿付压力轻,该比率仅为7%,其余各地市在10%-35%。
从辽宁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情况来看,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年末带息债务合计.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规模降序排名中居第23位。辽宁省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年末带息债务是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7倍,该指标位列31个省市降序排列第25位。从各地级市看,年末辽宁省14个地市除辽阳市外其他13个地市均存续发债城投企业,其中大连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显著大于其他地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1.2亿元;其次为沈阳市和铁岭市,两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分别为.5亿元和.8亿元,其中铁岭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铁岭公共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当年末其带息债务为.36亿元;锦州市和营口市规模也较大,分别为.4亿元和.4亿元;丹东市和葫芦岛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排名位于省内各市最后两位,余额分别为9.5亿元和18.2亿元;其余各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均处于40亿元至亿元之间。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铁岭市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年末带息债务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铁岭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重;大连市、锦州市和阜新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较重,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均超过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丹东市和葫芦岛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分别是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和25%;其余各市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比率在50%-%。
[1]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西藏自治区年税收占比数据缺失。
[3]辽宁沿海经济地带包括大连、营口、葫芦岛、盘锦、锦州、丹东。推进沿海经济地带开发建设是指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基本建设大连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支持锦州建成辽西区域中心,陆海统筹,对接俄蒙欧,经济参与中韩贸易区建设,加快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先导。
[4]沈阳经济协同区是指以沈阳为中心,以沈阳和抚顺为重点,推进沈阳和抚顺、铁岭、鞍山、辽阳、营口,阜新的一体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群和新兴工业化先导区。
[5]辽西北经济区是推进建设阜新、朝阳等城市的农业和环保建设,促进辽宁西北转型成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区域。
[6]根据年所属各市地区生产总值汇总与年所属各市地区生产总值汇总的数据由新世纪评级计算得出。
[7]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数据为经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的回归数据。
[8]未能获得本溪市年进出口总额数据,图表中不含本溪市。各地市进出口数据若公报中单位为亿元,则以年全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进行换算。大连市进出口数据为自营进出口数据。
[9]图中计划单列市单独列示,相关省份的地方*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作相应扣除。
[10]年末沈阳城市公用集团有限公司有息债务数据未获得,为统一报告数据的一致性,报告以下部分剔除当年末该公司带息债务及年9月末存量债券余额5亿元,下同。
作者
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
刘明球
往期推荐⊙河北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实力与债务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及下辖各市盟经济财*实力与债务研究()
⊙浙江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实力与债务研究()
⊙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实力与债务研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