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站年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圆满完成
年3月29日中午,随着最后一名考生顺利结束面试,我院作为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的首次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共有4名研究生被我院心内科、普外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个招生专业录取,这标志着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我院*委书记任国成、院长国士刚、副院长王宪珍、副院长李连贺、部分研究生导师及科教科人员积极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于3月18日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工作线上培训会议,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对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相关*策要求的解读,学习了研究生远程复试系统和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流程。培训结束后,任国成要求各相关科室务必按照教育部和中国医科大学的各项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招生复试工作顺利实施。王宪珍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科教科负责落实。
会后,科教科认真研究了《中国医科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分别召开了各个招生专业的复试工作预备会,向复试专家讲解了复试的办法、流程、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准备的前期工作,明确了复试工作的责任,并对所有复试专家进行了保密工作教育,组织签署了《中国医科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二级招生单位及复试小组责任书》。在心内科复试小组组长任国成教授、普外科复试小组组长国士刚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复试小组组长李连贺教授的主持下,各复试专家组成员分别就各自专业具体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讨论和商定,并签署了《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自命题工作人员保密责任书》。
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本次复试需全程采用“云考场”方式的远程网络复试,全程录音录像,不仅涉及平台端、考生端的双方对接,还涉及到设备、网络、终端软件运行环境等外部因素,任何一处出现差错都会导致考试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我院精心组织完成了设备、软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工作。远程复试系统开通后,在正式复试开始前,科教科主动联系进入复试的考生,通知复试时间和复试要求,指导考生端现场设置前后“双机位”摄像头,提前进行网络测试。各复试小组秘书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复试材料及报考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查。
3月24日,按照中国医科大学的要求,我院三个招生专业的第一志愿考生远程复试在厚德厅和精医厅如期举行。在整个复试过程中,各专业复试小组严格按照四比对、三随机的工作原则,认真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分专业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经过逐项考核,各专业分别有1名考生被录取。3月29日,心内科第一轮调剂面试在厚德厅顺利举行,又有1名考生被录取。至此,我院年在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单位目录下进行的研究生复试工作落下帷幕。
回顾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发展,至今已有近12年的历史。自年9月成为承德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到年8月成为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有11人被聘为承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有5人被聘为锦州医科大学全职导师,17人被聘为锦州医科大学兼职导师。截至目前已培养承德医学院研究生29人、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43人,已毕业36人,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40余篇。为了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我院成立了医院研究生培养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规定》《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业务费使用管理规定》。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我院严格把关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组织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因疫情原因,我院去年6月首次举办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线上答辩会,收效良好。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还请学校、外院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及院内专家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做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遇到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医院各方的共同努力,我院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日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年9月,我院经申请成功获批为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站,有3人被聘为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被聘为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向高校汲取经验,医院综合实力,加强学科专业和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医院发展和医学人才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文章作者:医院科教科刘晓莉
图文编辑:医院办公室
图文审核:医院宣传科
便民服务看这里
掌上服务:医院就医导航上线了
掌上服务:医院门诊就诊攻略
掌上服务:如何顺畅实现预约、挂号、缴费……小编教您使用医院“健康通”!
掌上服务:医院APP正式上线了
联系方式:医院电话号码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