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燕丽蟾”是我国已知的最早蛙类,生存在距今约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与大大小小的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三燕丽蟾的故事
辽宁省朝阳市木化石研究院
邹吉彬
石破天惊,上世纪末,在朝阳发现了一块精美的古蟾化石,震惊了古生物学界。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癞蛤蟆,这显然不是爱称也不是昵称。如果再加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落在脚背上,不咬人膈应人”等的俗话,不但毫无亲近之感,反倒有点令人嫌弃、鄙视,乃至令人厌恶了。蟾类在中国人的眼中如此,在西方人的眼中则更加不受尊重,当然更提不到欢迎了。著名的大博物学家,瑞典人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一书中,是这样描述两栖动物的:“这是一些污秽和讨厌的动物……它们有着冰冷的身体、暗淡的体色、软骨的骨架、不洁的皮肤、难看的外表、不停转动的眼睛、难闻的气味、刺耳的叫声、肮脏的栖居地以及可怕的*液……因而造物主没有尽力造出太多的这种动物……”我之所以引用了林奈博士的这一大段话,一方面这表明了他对蟾蛙类的态度,另一方面,他的描述确实也具有博士水准,可谓具体、写实、生动、全面。的确反映了这类动物的一些特点,使它们跃然纸上。
由上述观之,东方也好,西方也好,文明的现代人,对蟾蛙类这种古老的动物,无非都是滥用“颜值”,以貌取人,失却起码的公正。消息传到多年前的庄子耳中,老先生大不以为然,认定是现代人的价值观出了毛病,深表对于蟾蛙类的同情,信手赋了一首“赞蟾蜍”的小诗:“盛世石破古蟾情,进化之路傲征程。历史文化多故事,太空探索立新功”作为庄子的弟子,作为朝阳人我依老先生的诗意,为三燕丽蟾作传。
三燕丽蟾化石盛世石破古蟾情
蛙类(生物学上包括蟾蜍)由于个体偏小,骨质不坚,且有较多软骨,又因总是生活在暖湿环境中,故形成化石的机率极为有限,至于完整的蛙类化石更是凤毛麟角。正因如此,我国多年来仅发现两三块比较完整的蛙类化石,如距今约万年前的山东临朐的玄武蛙和距今万年前的山西武乡榆社蛙,至于中生代(2.25亿年前至6万年前)蛙类化石的发现一直是个空白。直到三燕丽蟾化石出世后,才填补了这个空白。
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北票上园镇四合屯意外发现了一块蛙类化石,经王原、高克勤两位专家研究,认为这种蛙是新的属种,命名为三燕丽蟾。属名“丽蟾”,可谓爱称,既有对化石保存精美之盛赞,也有对古蟾科学意义上的“真美”的挚爱,当然也不乏对化石珍稀、珍贵、珍重之珍惜;命名“三燕”,是因为朝阳是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少数民族*权的都城,故称“三燕”。科学家以此命名,也寄予了他们对朝阳这片古老大地的感念之情。我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所的一些科学家曾经多有接触,不敢说是朋友,至少熟识,曾向他们学习古生物科学知识,听他们讲课,跟他们一起爬山沟挖化石,一起办白垩纪之旅,一起交谈,由于较多的接触,当然也就有更多的了解。我更能体会到他们对朝阳这片古老大地的爱恋,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十分关心朝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作出了很多贡献,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思路,如关于朝阳化石的研究、开发、利用、保护,朝阳鸟化石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朝阳人所敬重和感谢。上述虽然有点题外之话,但确是朝阳人的内心之情。
三燕丽蟾骨骼示意图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牙齿,而现今的蛙类已为无齿之蛙,这说明了三燕丽蟾的原始。经测定三燕丽蟾生活在白垩世时期,距今1.25亿年,这显然比山东山西的玄武蛙和榆社蛙要古老得多。三燕丽蟾化石代表了亚洲最早的蟾类,是亚洲唯一一个与现生蟾类同域分布的化石种类。
朝阳不愧是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它总是在世人的期待中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继三燕丽蟾发现之后,北票中蟾又闪亮登场。也许在三燕丽蟾的带领下,一个古蟾的经典“家族”,将会给两栖类的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惊喜。
三燕丽蟾化石以其亿年之艳丽,给古老的朝阳带来了美好美丽和吉祥如意。
北票中蟾化石进化之路傲征程
蟾蜍虽然有点其貌不扬,但它们在进化路上却功不可没。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的“两栖”,那么世界上的生命发展如何,那将是另一回事。
我们知道,在漫漫的进化征程上,鱼能上岸,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具有“两栖”的新生理功能。所谓“两栖”,不能误解为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这与“两栖”的本意明显“跑偏”。两栖的英文直译即“有两种生活的动物”,而不是能在两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而生存的真实是,大多数的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部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这才是两栖的真正含义。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正是因为两栖类的这种变态,使它们实现了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关键一步。可以说,没有这一步,脊椎动物还只能按部就班地生活在水中。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进化大舞台上,多数古老的两栖动物类都在演化中灭绝了,但有两个重要的分支,一支是向现代的两栖类发展,最后演化为我们如今见到的蟾蜍、青蛙等动物,成为最成功的固定类型。另一类则延着生物进化的路线继续挺进,最后从迷齿两栖动物中的一个称为“石碳螈类”的分支中,演化出了爬行动物,进而演化出鸟类、哺乳类等,人类也就有幸自此而生。
将蝌蚪附在身上,亲代照顾可以说蟾蜍类,就是进化中的勇敢者,成功者。蟾蜍,是一个智慧的物种,它拙而不笨,愚而不蠢,它们大都昼伏夜出,既能有效地躲避掠食者,又能成功地捕食昆虫,寻觅食物,它们体表的*腺能分泌*液,能不动声色地保护自己,令很多掠食者望而生畏,充分体现了防卫的经济原则。南美热带雨林中的*箭蛙,从来不怕敌害的捕食。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常用它们皮肤的分泌物制成*箭,其*性好生利害,见血封喉,*箭蛙也因此得名。蟾类对生活环境没有苛刻的要求,除了温湿之外,其它没有更多所求,蟾类为变温动物,冬眠,这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了有利条件。蟾早春在水里产卵,体外受精,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有的蛙类能把蝌蚪附在身上加以保护,具有特殊的亲代照顾行为。
蝌蚪
在进化的道路上,蟾类以其高超的生存智慧,一路走来,和它同时代的强大的恐龙绝灭了,还有很多很多的生物,都走进了进化的死胡同,不得不退出了生存舞台,而蛙类、蟾类成功地生存下来。至此,你还觉得它们的“癞”没有可爱之处吗?人类,不能以貌取“蟾”,而应以宽广的审美视野,博大的哲学胸怀,追求内在的充实,欣赏万物、共处万物,在更广阔的域境,践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三燕丽蟾化石历史文化故事多
说来也是一种怪现象,人类文化了,文明了,进步了,“蟾”人关系本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可事实却有点恰恰相反,这是人类的进步呢?还是文明的异化呢?
先人们没有以貌取蟾,更没有漠视和鄙视,相反,却把蟾先生请为文化圣殿中的座上宾,礼敬有加,给予了很多笔墨,传写了很多美的故事,令这位蟾先生丑而不陋,平而不常,成为一位有故事可说的先生。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入月宫,而且变成了蟾蜍[1]。故事都知道,但理解却各不一样。比如我自己以前就认为。嫦娥因偷吃了不死药,作为一种惩罚,让她变成了丑陋的蟾蜍。这里有两点,都不算正面,一是嫦娥有了过错,被惩处为蟾;二是蟾蜍是丑陋的反面“人物”,是上帝的弃儿。可后来随着知识的增多,我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误解。而真实的情况是,蟾蜍是不死药中的主要成分,还有一味药是“若木端”,即名为不死树的枝叶。[2]由此我们又有了两点新认识,一是蟾蜍具有“不死”的神功,功不可没;二是嫦娥变成了蟾蜍。并不是因为被惩处,而恰恰是因为吃了含蟾的不死药而变成了能够制作不死药的蟾。当然事实上嫦娥也没有变成蟾,她与玉兔、蟾共同成了月宫的主人。关于这点也有相关的文献记载,都有渊源出处。别的我们都不说,只说这里的蟾蜍,能制不死药。不用说不死,就是能够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保护人类的健康。也算是一件功德圆满的大好事,大功劳。现代中医学的研究证明,蟾体表分泌物中提取出的蟾酥,是细菌和病*的克星,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我的一位学生就因为养蟾发了一个不小的财。由此蟾何丑之有?有何不美!
三燕丽蟾化石在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存着对于蟾蜍和蛙类的崇拜,传说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说就是从大金蛙的肚子中吐出来的。老一辈壮人就十分崇拜蛙类,认为它们是雷王的儿子,在田野遇到要绕道而行,不准小孩子捕捉蛙类,当然更不能伤害。在广西的东兰、凤山一带,每年的春节都要祭祀蛙类,称为蛙婆节。在广东的雷祖庙的铜鼓上,就铸有或多或少的蛤蟆。
至于后来,民间传说,把蛙类也变成了皇帝,蟾蜍也沾了嫦娥的光。“蟾宫”成了月宫的代名词,蟾显然成了动物中的神者,而且成了屈指可数的具有“双球”(地球与月球)球籍的神圣。也算是“人不可貌相”生动的现实版。
在民间,蟾蜍象征着科举高中,美其名“蟾宫折桂”;蟾蜍还象征着财富、财源滚滚。有道是: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至于口吐金钱的金蟾的玉雕件,更是司空见惯。
上述种种,无疑都体现了人类对于蟾蜍的美好感情。
三燕丽蟾化石
探索太空新征程
在梦中,在古人的梦中,嫦娥登上了月球,入驻了广寒宫,实现了人类的登天梦。然而,这终究是人类的飞天梦想。而今,龙的传人真的实施了探月工程,携三燕丽蟾一起入住了月球,与寂寞嫦娥(蟾蜍)喜相逢。欣喜之余,地球人与月球客又将踏上新的太空之旅,用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浩瀚的太空,进行新时代的逍遥游。如果庄子老先生在天有灵,他也会当惊世界殊。他当年所孜孜以求的“逍遥”,经过华夏儿女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3]
[1]《后汉书·天文志》说:“嫦娥窃羿不死药奔月,及之为蟾蜍”。
[2]乐府古辞《董逃行》说:“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虾蟆丸”
[3]见《庄子·逍遥游》
图文授权转自:文化朝阳记忆朝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