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内蒙古赤峰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于是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关于这一段传说,我所感兴趣的是“九女山”这三个字。红山文化处于女系氏族部落的后期,在牛河梁,人们发现了著名的女神庙,在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也出土了一些孕妇形态的陶器,女性祖神曾是红山先民最高的祖先神,这是无疑的,中国其它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关于红山遗址为何人所创?最著名的猜想有“轩辕*帝”遗留说和“女娲氏”遗留说两种,而本博倾向于后者,但不一定就是女娲,而红山先民有一个与女娲一样著名的女祖先,这是无疑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创世女神,所以女娲的出现,应比红山文化本身还要早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这个女神的复原像,赤身裸体,披以树叶,这也许是女娲应有的形象。但是红山出土的陶人像,穿的是皮靴,系的是裤带,红山玉佩背后打的“牛鼻穿”,是要将玉佩缝在麻衣或皮袍子上用的,显然这才是真实的红山文明。所以红山人并不裸体,否则历史倒退了一万年。总之,遥远的红山祖先女神是有的,但是她非并当时红山先民的部落领袖,只是一位被神化了的女性祖先。中国有好几位著名的女神,其一是女娲,其二是九天玄女娘娘,其三是圣母后土娘娘。不知是何原因,三位女神到后来竟然合而为一,为什么呢?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女神,民族的溶合造成了神的溶合,这是必然的。红山既然是“九女山”,那么她极有可能与九天玄女的传说有关,也有可能与*帝、蚩尤大战,玄女助*帝战胜蚩尤有关。传说*帝久战蚩尤不下,于是夜梦玄女,祈求之,跪称“小子欲百战百胜”,遂得玄女天书十八卷,详读之,杀蚩尤于涿鹿之野。如此,则红山文明非*帝所创也。*帝出身少典氏,或即“小甸子”也,“甸”是指郊区的郊区,东北“大甸子”“小甸子”地名甚多,*帝应是一位小国之君的儿子,怕不是红山神国的酋长,否则他求玄女作甚?
2、国道旁,辽宁凌源与建平交界处有一处人类文化遗迹,这就是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广阔地域内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农耕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年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区红山后遗址。红山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赤峰由此而得名,红山文化最早在红山山后发掘,后来就称这种考古文化为红山文化。它的中心区域在朝阳市牛河梁。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百度百科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这个“朝阳之谷”,我曾在系列博文《发现共工家族墓地》中提到过,我认为安微含山凌家滩遗址即古“共工”国,也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虹虹”国。但是,中国史前传说中的共工却不止一个,《山海经》所说的共工是炎帝的孙子,与帝颛顼(一说祝融)大战,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但《路史》却说,在女娲之时也有一个共工,后为女娲所灭。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博文,说红山古国可能是共工氏所创,细想一下不无道理。祝融、共工都是上古时期的神名,他们的历史比炎帝、*帝还要悠久,中国的原始宗教和原始玉器都发源于东北,一些古老的北方宗教习俗会随着玉器文明一起传播到南方。所以,在南方一些信奉北方原始教义的民族,当然也会生产祝融、共工一类的神职,甚至以祝融、共工为部落名称。辽宁朝阳的牛河梁如果就是北方的共工国(虹虹国),那么含山凌家滩就是南方的共工国了,显然这两个共工国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是却信奉了同样的宗教,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两个共工国的玉器,尽管相距了数百年,却完全是异曲同工,并且有着极为相似的宗教意义。
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中心大墓。
4、但是,这个比无重要的中心大墓在很早以前就被盗了,它都出土了些什么?卖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
5、第二地点的圆形祭坛。
6、祭坛四周堆砌的立石。
7、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四号墓。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是一位老年的男子。他头枕着一只玉箍形器,胸口挂着两只玉猪龙。
8、老祖宗遗骨的特写。
9、牛河梁第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箍形器。玉箍形器是红山文化最具神秘感的器物之一,这是一种高级神职人员通用的器具,一般位于头都,如有两只,则另一只会放在胸前。此物一般被认为是通天的法器,但是如果要通天,完全可以做成易于加工的圆筒,又何必做成扁的并且是喇叭形状的呢?牛河梁在被正式发掘之后,人们这才第一次看到玉箍形器在尸骨上的摆放位置,这对它用途的确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件离开了墓穴的古玉,等于破坏了最重要的线索,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多么无助!玉箍形器的小端通常有穿孔,有时一个,有时两个,有时连一个穿孔都没有。此墓打开以后,关于玉箍形器是红山古人的发箍的说法渐渐占了上风,但它仅仅只是发箍吗?《山海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本博以为所谓“女娲之肠”,指的就是这件东西,它是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的出口。千百年来,东北亚盛行萨满教,萨满教最高的神不是上帝,而是“长生天”。成吉思汗自称“天可汗”,这是蒙古萨满给他的封号,天之骄子也。而商周以来,中国的帝王们无不自称为“天子”。是“天子”就必须加冕,就必须把一个象征“天生”的东西戴在头上,这个东西就是“冕”。女娲既可补天,说明她不是一般的地神,而是天神,否则天破了个洞,地神如何“补”得?后世的天子只有一个,所谓“天无二日”也,但在年前,天子未必就只一个,以天子自居的可能是一群高级神职人员。这些高级神职人员各有其能,也就是各有分工,所以,除了共同拥有表示天子身份的玉箍之外,其余的法器,也就不尽相同了。
10、这是二一四号墓(即第二地点一号冢四号墓)出土的玉猪龙。这是礼器,或者是法器。
11、这是二一四号墓出土的另一只玉猪龙,比上一只略小。有学者称,这就是传说中的“后土句龙”,它是地神的象征物。《国语鲁语上》曰:“共工氏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社即地神也。后土又称为“句龙”,也就是“勾龙”。句龙是土神,但却兼有治水的职责,所以句龙又是水神。传说大禹治水有功,后世亦奉为句龙也。句龙为什么是一只猪形呢?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水神河伯就是一只猪,天河水神天篷元帅猪八戒也是一只猪,这倒并不奇怪。《史记律书》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所谓共工之陈,即共工之法也,其子后土得之,故能平水土也。大禹父子出自帝颛顼,亦或得后土句龙之法,故能敷土以定九洲。
12、牛河梁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铲。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器曾轰动一时,它出土的玉器不算多,却分藏在三家博物馆。
13、玉镯,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一号墓出土。如果没有搞错,应是出土于被盗的中心大墓。
14、玉贝饰。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冲沟出土。
15、玉箍。第二地点一号冢冲沟出土。这是一只“无主”的玉箍,是从哪一墓散落出来的,无法查证了。牛河梁的一些古墓,器物并非是完整的,这包括人为的扰动和自然力的破坏。
16、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七号墓。看起来,里面堆放着三具人骨,这是二次葬或者三次葬,不是原葬地,一些玉器就这么堆在人骨上,这是后世的子孙将祖先的遗骨移葬在这个祭坛里,器物与遗骸等可能都不完整了。
17、第二地点一号冢七号墓出土的玉璧。
18、其中一只玉璧的特写。
19、第二一七号墓出土的镯子。二只镯子其中的一只。看起来有些白化,可能经过火烧。
20、第二一七号墓出土的一对镯子。
21、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十四号墓。墓主人是一名成年女性。胸前有一块残破的云形佩,左右手腕各有一只玉镯。
22、换一个角度看。
23、第二一十四号墓出土的云形佩。这块云形佩很特别,大约在死者生前就破了,又经过精心缀补。这是四朵小云拱着一团大云,古人认为云是有生命的,所以四朵小云又象是四条小龙的模样。中国古代先民有祭祀云神的习俗,最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卜辞中,就有祭祀云神的记录,商王还称云神为“云帝”。商王祭云神做什么呢?主要是祈雨。商王常常看着天上的云,推测哪一块会下雨,哪一块没有雨。如果久旱不雨,还要用几头猪来燔祭。猪被烧了之后,自然就升天了,去向天上的云神报信。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九歌》中专门有《云中君》一曲,记录了楚人祭祀云神的场景和对云君的称颂,其歌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夫子歌中的云神,看起来就是一名美丽的女子,否则就不会说“思夫君兮太息”这样的话了。传说《九歌》来自于夏后启在天上偷来的仙乐,名曰《九招》,又称《九韶》。昔孔子闻之,三月不知肉味者也。楚人是帝颛顼之后,自然得红山后土河伯等的仙乐,此上古之遗风也。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直道出云神的名字叫“丰隆”,但这是指云团的形状;又云神名曰“屏翳”,这是指云团遮蔽天空的意思。“屏翳”还是河伯之别名、雨师的别名,也许是时间太久,都搞混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河伯亦身兼司风雨之职也。战国时期,赵国有“云中城”,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是为赵简子所设;秦代置“云中郡”,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这些地方虽然离赤峰红山较远,但也说不定上古时期确有一个“云”部落或者“云国”,他们后来向西迁移到了阴山之下。与云有关的还有一个古老的氏族“缙云氏”,传说是云姓的始祖,一说是*帝之号,一说是*帝的夏官,一说是炎帝之后,姜姓也。四川有“缙云山”,即古之巴山也,总之众说极多,莫衷一是也。
24、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十四号墓出土的一对玉镯。镯子是红山人或者东北人发明的,这毫无疑问。镯子既是装饰品,但是也兼有某些宗教用途,一些萨满双手通常戴着几十只镯子,这使镯子成为一种宗教法器。这样的风俗后来传播到大汶口时期的山东。不过,大汶口人并不善于治玉,或者没有找到玉石资源和合适的工匠。于是大汶口时代的女巫,穷得只能带着陶制的镯子,但是陶镯的数量,一只手最多也达到了十多只。这种情况在年前的安微含山凌家滩遗址,突然间发生了变化,凌家滩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发达的玉器王国,那里的高级巫师,戴着十多只玉镯,从质量上看,竟比红山的巫师阔气得多。
25、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璧,这是反面。
26、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璧,这是正面。这种且圆且方的玉璧,也是红山文化玉璧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它到底是作为耳饰还是头饰,目前还不好说。在南方的凌家滩遗址,墓主人头部有时会有十多只这样的璧,显然是头饰了,而且凌家滩的小玉璧,比这个要圆得多。
27、牛河梁第二一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瑗。这是根据它的尺寸和形态确定的名称,显然它并非《周礼》所说的那个“瑗”。
28、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一号墓。这座一共出土玉器20件,这在红山文化墓葬中极为罕见,墓主人性别不明。
29、近距离看,所有玉器均匀地址摆放在墓主人遗体以及周边,玉箍在头顶部,玉龟在左胸前,一只较小的云形佩放在左肩位置,在腹部的核心位置,放着一枚大嘴兽面纹玉佩。
30、腹部的特写。兽面纹玉佩的上方是一只腰枕形的勒子,它可能与兽面纹玉佩是配套使用的。
31、牛河梁遗址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兽面纹的玉佩。玉佩宽十四点七厘米,它应是猪头的形状。
32、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龟。玉龟的前后是有通孔的,龟腹部有一半球状坑。
33、玉龟的腹部。
34、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云形佩,尺寸很小,而且很特殊,它的制作很简陋,似乎与墓主人拥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很不相符。再仔细看,这只云形佩的中部是一只带有圆孔的小玉璧,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旋涡状的云团。这样的结构,在所有出土的红山文化云形佩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它还算是一只云形佩吗?本博以为,这只玉佩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中间没有“云”,表示“云开了”,“天”露出来了,而旁边的四朵小云,或者是四只小云龙,它们在拱卫着中间的“天”。这是两三千年以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龙形玉璧最早的雏形。因此,这不是一只云形佩,而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天璧”。
35、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一号墓玉组佩的宗教意义。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一座大型的,出土器物完整而且丰富的,没有经过扰动和破坏的墓葬,是千年难得的机遇,牛河梁二一二十一号墓就是这样一座墓。假若将此墓的二十件玉器打散开来逐一放进博物馆,我们很难解读其中的密秘,但是有了这张珍贵的图片,一切似乎变得一目了然:这是一张精心布置的“通天图”,在这里,本博用红线和红色箭头将其中4件玉器串在一起,画面就变得十分有趣了。最下方的是猪形佩,尺寸大而且精美,它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即他与拥有玉猪龙的墓主人一样,也是一位地神。地神,又称社神、后土、句龙,楚人屈原又称之为“土伯”。猪形佩的上方是一只勒,亦有学者称之为“琮”,它有通孔,象征着地下与地上之间的通道。勒的上方就是玉龟,前后有通孔,这只龟若穿在绳索上是可以上下移动的,而且本博以为,这4件玉器在墓主人入墓时原本也是有绳索串在一起的,它们都没有缝在衣服上所要用的“牛鼻穿”。神龟位于天、地之间,它是河神通天的使者。古人认为河水来自天上,沿着河水一直到最上游的源头就是天之所在,这种认识似乎也不错。龟的腹部有一圆形窝子,它的作用似乎是为了在作法时随时用姆指操控玉龟在绳索上的位置,且上且下,现身说法。绳索最顶端就是那块类似云形佩的“天璧”了,神龟可以缘绳而上达于“天”。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二十一号墓的这幅“通天图”,完整地反映了牛河梁先民们的宗教理念:“长生天”通过地神(即天子)统治人间,化身为龙(猪龙)。这些龙各司其职,经过与天的沟通,为人间祈求包括“风调雨顺”等在内的各种福祉。牛河梁是一个群巫聚积的神国,是周边各部落所要朝拜的圣地,类似的神国在大约五、六百年之后,在江南的良渚再一次重现。
36、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璧之一。
37、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璧之二。
38、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璧之三。
39、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勒子。
40、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坠饰。
41、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镯。
42、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小玉璧。
43、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小玉璧和双联璧坠饰。
44、年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箍。玉箍特别强调了墓主人的身份。
45、年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双联璧。玉双联璧代表什么,是装饰品还是宗教用品,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文章转载自网络
维权、纠错、投稿、入会
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