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朱斌的登楼内容解析
TUhjnbcbe - 2023/4/13 20:42:00

《登楼》唐/朱斌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文译:太阳靠近山顶慢慢落下,*河向远方流入大海。要看尽远方的景象,更需要再上一层楼。

欣赏:全诗对仗工整,后两句流水对,平仄合律,音韵抑扬顿挫,虚实融合一体,东西上下兼顾,吟毕尚意犹未尽,余音袅袅,妙不可言。前两句实景,场面雄阔,日山河海,皆高大上,白日、*河都是当时的固定词语,其色彩含义实际上不浓,白日也可能白,*河不一定*。后两句思绪,写出人之常情,总想望远些,见多些,登高些,穷字点出探究欲,好高骛远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攀登。情理寓于实际之中,遂成千古名诗。

细释:本诗虽短,疑惑不少,主要有三。一是诗题是不是登鹳雀楼和作者是不是王之涣?二是鹳雀楼西边没山,白日如何依山尽?三是依山尽的为何是白日,不是红日赤日?

这诗最早见于盛唐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诗题为《登楼》,作者为朱斌,在这集子中还选录了王之涣的三首诗,没有《登鹳雀楼》。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摘录唐《翰林盛事》:(武则)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宋郑虎臣《吴都文粹》卷六也有摘录《翰林盛事》类似的内容。朱斌和朱佐日是不是同一个人,现在考据还没定论,有说是姓朱名斌字佐日的,有说发现一块朱佐日的墓碑,时间年龄对不上,也有说是同姓名不同人的。

这诗第一次被错记为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在宋太宗时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选的《文苑英华》诗文集里,正是因为他们没看到《国秀集》。后沈括《梦溪笔谈》称《登鹳雀楼》作者是王文奂,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美。应该都是笔误。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孙洙的《唐诗三百首》等等选本,都将错就错,全是是王之涣《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边看不到山,导致白日依山尽无山可依,所以诗题就是《登楼》,这楼应该不是鹳雀楼才对。假如有人硬要认为原来就是题诗在鹳雀楼上,就是登鹳雀楼,其东南方有中条山。那么只能这么解读了,白日古汉语里也有解释为白天的,温州话里的清光白日就是指白天,作为时间状语,依山尽的主语还是*河,前两句译为,大白天,只见*河依照山势流去,逐渐不见尽头了,流向大海去了。

还有人认为白日是朝阳,旭日高升,顺着中条山的山势一路照耀过来,一直到山的尽头。尽解释为尽头,名词。章燮注《唐诗三百首》认为:“日之所至,无所不见,所不见者为高山阻隔,故曰‘依山尽’”。总觉得这些解释都有点怪怪的,不如回归原诗题《登楼》,别再纠结鹳雀楼周边的山了。

据我统计,唐前含白日的诗有句,其中白日是指落日的有40句以上,没查到红日,含赤日的只有1句。如:宋玉《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汉庄忌《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汉乐府《陇西行》:行行重行行,白日薄西山、秦嘉《赠妇诗》:暧暧白日,引曜西倾、曹丕《寡妇》:妾心感兮惆怅,白日忽兮西颓、曹植《赠徐干诗》: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名都篇》: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阮籍《咏怀诗》: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王粲《从*诗》:白日半西山、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陆机《燕歌行》: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繆袭《挽歌》: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驰马、张协《杂诗》: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杨方《合欢诗》:彷徨四顾望,白日入西山、鲍照《代东门行》: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张华《答何劭诗》: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

萧纲《东飞伯劳歌》: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白日也是唐宋诗中一个常见意象,唐宋诗词里,含白日的分别为句、句,而含红日的分别只有37句、句,含赤日的分别只有28句、句。所以,白日的白不是指白颜色,而是一个固定词语,就是指太阳或白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斌的登楼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