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朝阳区教育系统第五轮“双名工程”启动大会召开。会议旨在促进新阶段教育人才再生长,构筑新时期教育发展新高地,激发新常态下人才发展新动能,实现教育人才建设全面升级。朝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健、朝阳区教委主任肖汶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对《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系统第五轮“双名工程”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双名工程”于年启动,经过四轮接力式系统推进与实践探索,成为引领朝阳区教育人才队伍高水平发展的教育品牌。第五轮“双名工程”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强区为主线,锚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高站位顶层设计、高标准联合施策、高品质精准培育,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悉,为健全人才阶梯成长进阶模型,两委按照专业发展程度划分培养层级,优化了人才“金字塔”策略。精构“塔尖”,塑造领*人才;筑强“塔基”,扩大人才储备,培育青年“英才”。根据人才发展需求研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素养结构中各项微能力的提升。就“双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问题开展团队协作,组建横向全学科联动团队和纵向单学科研究团队。以“朝阳教育智库”建设为抓手,整合国内外教育人才及学术资源,开展重大问题联合攻关,提升朝阳教育软实力。建立人才培养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健全成果导向的智能化、个性化,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便捷互通和深度对接。到年基本建成一支*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人才队伍。
与往年相比,本轮“双名工程”更加突出*治素养、专业精神及引育并举体系构建,以推进朝阳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从重引进、重数量向重培育、重质量、重实效转变。把*治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遴选种子人才的重要指标,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格局。加大干部教师专业化培养力度,要求人才在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如“名校长工程”中“专业能力提升项目”鼓励校级正职干部兼课。让各级干部立足实践,广泛参与学科教研和培训活动,锤炼专业能力。名师方面,重点开展学区轮岗交流,建立全员覆盖的升级培养体系,提升后备人才质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对内高质量培养和对外高标准引进两条线,注重年轻干部教师人才培养,从源头建设、体系优化、供需融合等维度强化人才基础建设。同时结合不同类型人才个性化优势特点,确定不同主体的发展生态位,强调人才作用发挥和成长内驱力的激发,促进人才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朝阳区实验小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与会干部表示,本轮“双名工程”力度大、范围广且凸显个性化。帮助教师明确定位、发展目标和路径,根据实际情况为自身专业发展绘制导航图,增强幸福感、荣誉感、获得感,引领教师实现人生价值。
朝阳区教委主任肖汶对落实好第五轮“双名工程”各项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学校主体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坚持教书育人导向,强化实践的基础地位。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营造人才持续成长的良好生态。
朝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健围绕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更好落实第五轮“双名工程”各项任务,强调四点意见。一是提高站位,深刻把握做好教育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做好教育人才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支撑,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二是总结成绩,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双名工程”的信心决心。要在加强思想*治素质和师德修养、突出高端人才贡献度和影响力、重视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把人才作为兴校强教之本,主动作为、乘势而上。三是把握导向,推动新一轮“双名工程”取得实效。强化*治引领、专业赋能、目标导向、基层主体、梯队建设,为基础教育研究、重要改革项目落地等提供人才支撑。四是狠抓落实,扎实把“双名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培养体系、创新评价导向,为教师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创造条件,激发人才创新意愿。汇聚更多坚守教育情怀、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让人才在朝阳教育强区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