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词人,纳兰性德,有一首诗:“白檀山下水声秋,地踞潮河最上流。日暮行人寻堠馆,凉砧一片古檀州。”
诗中有几个地名,第一,白檀山,此山应在承德市西南滦平县境内。西汉曾在滦平置白檀县,据考,县因境内白檀山而名。第二,潮河,源于滦平西北的丰宁县,流经滦平,再向南流入北京市密云县。因水流湍急,声如涌潮,因而得名潮河。第三,古檀州,是潮河的终点站,今天的密云县。
纳兰性德,大概要从承德返京。他这一路,从承德出发,向西南到滦平,再循着潮河向南,一路上,四下寂静,只听见潮河水哗哗作响,心中横生秋意,日暮*昏,鞍马劳顿,急于安歇。但不知还有多远的路,心中焦急,就在这时,渐听捣衣声一片,心下欣喜,知道前面就要到密云了,终于可以吃饭歇息了。
这首诗,妙在“凉砧一片古檀州”,写声音,既然看不到多远,况且天色已晚,那就竖起耳朵来听,分辨声音,终于听到,捣衣声响作一片。急切之心,欣喜之情,跃然而出。
西汉在今滦平所置的白檀县,于东汉废置。北魏时期,又在滦平置白檀县,东魏时期,将其寄治到了今天的密云一带。隋代,在今天的密云一带置檀州,因境内有白檀县而名。
曹操远征乌桓,穿卢龙塞,也走了一个叫白檀的地方。历来为此争论不止,因为曹操远征的目的地,是柳城,即今天的朝阳市,在卢龙塞东北。而之前提到的,滦平境内的西汉白檀县,和密云境内的白檀县,都在卢龙塞的西北。从行*路线看,不可能反向往西北绕。
后有专家考证,今天的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有一汉代白檀县。这个位置,在卢龙塞东北约70里处。这个位置符合曹操的奇袭路线。
这个宽城境内的白檀县,很可能是滦平的西汉白檀县,在废置后,沿滦河往南,将其另置于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