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千余年前的十六国南北朝及唐代,辽宁地区商贸活动之繁盛、东西交流之频密,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当时的古龙城(今朝阳市),是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从十六国南北朝时代的三燕到大唐的营州,墓葬中出土了如金步摇、鸭形玻璃注、东罗马金币与金戒指、波斯萨珊王朝银币等大量珍贵的舶来品与外贸货……以至有专家提出这样的新颖说法:西有敦煌,东有朝阳。
龙城复原图
龙城福德地,东方“庞贝城”
朝阳资深考古学家孙国平指出,在朝阳饮誉全国的四大文化中,只有三燕文化具有“唯一性”,是朝阳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
所谓“三燕”,是一个历史学的范畴,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东部鲜卑族慕容部及汉族冯氏在以今朝阳(古龙城)为中心,先后建立的均以“燕”为国号的三个地方*权。为了区分三个燕国*权,史学界分别以“前燕”“后燕”“北燕”称之,统称为“三燕”,若不计中断时间,三燕共历时99年。这其中,前燕是与后赵、东晋、前秦平起平坐,后燕是与北魏、东晋难分伯仲,疆域横跨东北、中原的慕容大帝国。龙城三燕虽历时不长,却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飞扬一笔。
公元年10月,慕容皝即燕王位,定都棘城(今朝阳北票市章吉营子乡三官村),史称前燕。同年,东晋封慕容皝为燕王,正式承认了他在东北的统治地位。
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所控人口的持续增多、对外影响力的迅速增强,同时为避大凌河水患,燕国迁都势在必行。公元年,慕容皝命大臣阳裕、唐柱等寻找风水宝地另建新都,当行至柳城(今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古城址)之北、龙山(今朝阳市凤凰山)之西时,但见白狼河水波光粼粼,遥望龙山巍峨高耸,连绵起伏,气势不凡,龙山脚下为广阔的平原,真乃“福德之地”,于是大兴土木,立宗庙、建宫殿、筑城池,并为新都命名“龙城”。公元年,慕容皝迁都龙城。公元年的一天,有人报告说龙山之上出现黑白二龙交首嬉翔。慕容皝闻讯后亲率群僚观看,并祭以太牢,命新宫曰“和龙宫”。从公元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到公元年北燕被北魏灭亡,中间去掉前秦占据的15年,三燕王朝以龙城为都城或陪都,前后共计80年。
今朝阳北塔底部,就是当年“和龙宫”的所在地。和龙宫南宫门又称弘光门,是后燕皇帝慕容熙仿照邺城凤阳门而修建,北燕亡国时,龙城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但砖、瓦、石、柱础、夯土台基是烧不毁的,藏于地下,封存了三燕王朝的岁月记忆,证明着龙城的不朽存在。
朝阳北塔晨影
年7月—年12月,朝阳市在对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尤其是三燕宫殿“和龙宫城门遗址”的发现,在国内外史学界、考古界引起了极大轰动,有人称其为“东方庞贝城”。
至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界苦苦寻觅的“三燕古都”旧城址,在朝阳市重见天日。一个在中国和东北亚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和具有重大影响的三燕王朝,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复苏。燕都龙城考古的重大发现对三燕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对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三燕龙城也当之无愧地跻身“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
朝阳资深考古学家孙国平指出,在朝阳饮誉全国的四大文化中,只有三燕文化具有“唯一性”。如古生物化石文化,除朝阳外,在全国及世界多地均有发现,仅是朝阳所发现化石种类和数量略多而已;如以牛河梁遗址闻名的朝阳红山文化,在周边地区的辽宁阜新、锦州及河北省北部均有红山文化遗存的发现,今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遗存尤多,绝非朝阳仅有;又如佛教文化,以最具代表性的佛舍利为例,在陕西、北京、杭州等地均有发现,也非朝阳独有。唯有三燕文化,其遗迹和遗物在全国多地虽有发现,但其发祥地却在今朝阳市。因此,只有三燕文化才是朝阳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更是朝阳对外宣传不遑多让的品牌标识。
据孙国平介绍,三燕遗迹遍布以今朝阳市为核心的周边地区,主要有城址、遗址、墓地三大类。主要城址除地处朝阳市老城区的三燕国都龙城外,还有位于北票章吉营子三官村的慕容氏早期国都大棘城。重要遗址有:地处今朝阳凤凰山的享有“东北佛教祖庭”之誉的龙翔佛寺遗址;地处今朝阳市城北他拉皋镇木匠营子村的“东团山子”“西团山子”的后燕龙腾苑遗址,这里是东北最早的皇家园林;地处今朝阳县柳城镇袁台子村东侧果园的三燕*金饰品作坊遗址等。
三燕时期的墓地目前发现二十多处,其中大型墓地有朝阳县袁台子、王坟山、姚金沟、田草沟,北票市的大板营子、喇嘛洞、房身、西官营子等。在这些墓地中,出土有灰陶器、釉陶器、瓷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蚌器、铅锡器等。此外还有服饰、首饰、马具、兵器、生活用具等,品种十分丰富,其时代由慕容鲜卑入居辽西始,历前燕、后燕至北燕。
龙腾苑复原图
承载千年光阴的金步摇
无论是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还是冯氏建立的北燕,金步摇几乎成了三燕王朝的一个代名词。
每提及起源辽西的三燕王朝,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三燕贵族所戴的标志性装饰品:金步摇(冠)。无论是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还是冯氏建立的北燕,金步摇几乎成了三燕王朝的一个代名词。
慕容部是魏晋时期鲜卑族的一大部落,曹魏初年,其首领莫护跋率部迁居辽西,开始在棘城(今北票市章吉营子三官村)之北建城。慕容名称的由来,有种说法是莫护跋因喜爱戴步摇“敛发袭冠”,而改名“慕容”,此说足可反映慕容部崇尚步摇冠饰风气之盛。
据孙国平介绍,在地处今朝阳市他拉皋镇木匠营子村的后燕末帝慕容熙的徽平陵附近,就曾出土过金步摇。据《晋书》记载:“燕代少年多冠步摇冠”,可知在三燕时代,金步摇是年轻人喜欢的冠饰。
慕容鲜卑的步摇冠与汉族的不同,其基础饰件是步摇叶片,即摇叶。年北票章吉营乡房身村鲜卑墓出土的两件花树状金步摇,可视作慕容鲜卑步摇叶的代表。有文化学者认为,这种摇叶文化有着鲜明的慕容鲜卑特色,但并非其独有,摇叶装饰曾流行于中亚和中国西北的草原地带,慕容鲜卑吸收了这种文化元素并与当地辽西地区的汉族步摇结合,融合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金步摇饰件。
在地处北票西官营子的北燕冯素弗的墓中,出土的金步摇冠高约26厘米、额饰长7.1厘米、宽6.4~6.9厘米。此冠是在笼冠的梁架上,即冠顶出一枝步摇花,由笼冠和花树顶两部分构成。顶花六枝铆接在一个仰钵形座上,每枝缀金叶片,摇动即响。梁架处列金片十字形,片条上有两两相对的针孔,当作缀冠之用;额饰状如山形,正面以细金丝和致密的金粟颗粒贴焊成变形蝉纹图案及边框,空地处镂空,中上部嵌两枚灰石珠作蝉目。
慕容贵族头戴的金步摇
学界认为,金步摇饰起初是由匈奴从西域传入中国北方的,慕容鲜卑继承深受匈奴影响的乌桓文化,并创新了步摇风格,即“树状步摇”。“树状步摇”是一种集多种文化特色于一身的金步摇饰,包括地域、民族等文化元素。随着慕容鲜卑汉化的加深,“树状步摇”发展到“慕容鲜卑式步摇冠”,与中原、南方地区此时期出土的“貂珰之饰”和山形冠等汉式步摇冠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慕容鲜卑氏的金步摇冠饰品分为两类,金步摇饰与金步摇冠饰,从年出土的金步摇上可以看出,其制作十分精致,镂钉、铆钉、镶嵌、掐丝、金珠焊缀的技法都已十分成熟。
慕容鲜卑打造的步摇上常缀以美丽的珍珠、翡翠,饰以用薄金片和玛瑙精制的荷花,花叶相间,栩栩如生。把它插在女子云髻前的两额间,枝弯珠垂,轻拂绣领,稍一挪动步子则珠摇玉动,工艺之精湛,用料之考究,远胜前朝。
朝阳是草原丝绸之路东端起点
罗新将朝阳在丝路文明中的地位重新定性,提出了八字概念:西有敦煌,东有朝阳。
今天,人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是追溯历史上辉煌的大唐“丝绸之路”,世人每每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甘肃的河西走廊,却不大知晓古代辽宁卓越的丝路贡献,淡忘了朝阳曾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北大历史学系的王小甫教授在讨论中国中古时期边疆问题时曾指出,营州(今朝阳)的历史地理重要性被长期低估,其实唐代的辽西地区无论在攻守战略、文化交流还是族群关系等方面,都值得大书特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罗新认为,以今朝阳市为中心的辽西地区始终是一个民族和*治体的“孵化器”,这取决于朝阳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和*事地理的独特条件。比起敦煌,今日朝阳的文物古迹不是那么鲜亮夺目,但仔细研究,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是丝毫不逊色于敦煌的。由此,罗新将朝阳在丝路文明中的地位重新定性,提出了八字概念:西有敦煌,东有朝阳。
在辽宁三燕学者田立坤看来,地处辽宁省西部的朝阳,从十六国时期到“安史之乱”的四百多年间,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在东北地区古代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东北亚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至辽宁,首先要经过的交通枢纽就是朝阳,朝阳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各条路都向这里汇聚,然后再由朝阳出发,继续向东延伸。
孙国平描绘了这样一幅唐代的“朝阳丝路盛况图”:唐时,尤其是开元年间,营州是朝廷在东北地区行使管辖权的官署所在地,担负“押两番”即管理两个附属国“奚和契丹”的重任。所以,当时的营州自然有着不同于一般边关重镇的繁华与热闹,光是边贸活动就颇为引人入胜。当年营州城门外与奔腾汹涌的白狼河之间是一片广阔的河滩地,河滩上,毡帐叠彩,摊铺挂红,牛羊嘶叫,骏马长啸。身穿契丹、库莫奚、突厥、东胡、靺鞨、鲜卑、高句丽、大唐等各族服装的商人如潮似浪,边贸十分火爆,当时的朝阳成为绿洲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在东北的交会点。古老的朝阳,曾先后有“柳城”“龙城”“营州”等不同的称谓,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连接中国东西部和贯通长城南北的交通要道。
长期从事朝阳丝路研究的学者周亚利经多年考证,得出如下结论:朝阳是当时草原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大量的出土文物说明朝阳在当时与西方国家有着频密的贸易往来,这是营州各民族间亲密交流的真实写照。隋唐时朝阳地区称营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连接东北和中原的咽喉地带,是中央*府与东北少数民族往来的枢纽。唐王朝先后在此设立营州都督府及平卢节度使,治所柳城(今朝阳市),负责管理东北少数民族事务,营州成为当时东北地区的*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周亚利认为,自年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后,古代的丝路文明在新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愈发熠熠生辉,而加强对长期被忽略的丝路重镇古都朝阳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了。
周亚利补充说,多年前,由辽土西迁的慕容吐谷浑部在万里之外的青海建立了享国年的吐谷浑王国,开辟了“丝绸南路”(亦称“吐谷浑路”),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曾在朝阳称王的北燕冯氏后人,亡国后万里南渡迁至广东茂名,与当地豪族冼氏联姻,发展生产、普及教化、铲灭叛乱、收复海南,打通了与东南亚地区商贸往来的“南海丝绸之路。”
朝阳唐墓出土的唐代舞马
历史从未断裂,文明强韧延续。茂名学界正在研究,如何将朝阳的“草原丝路”与茂名的“海洋丝路”在文化高度上“北南对接”,丰富而今“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
在不久的将来,青海地区的慕容吐谷浑后人及相关的专家学者也有望来朝阳参观学习,将朝阳的慕容燕文化与青海的吐谷浑文化重新对接,将这东西两段伟大的丝路文明合二为一,重续断裂的亲情,增进双方的友好往来、经贸交流,期待将这千年的情谊化为现实进取的动力!
今日辽宁
记者: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