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绍福苏玉杰
沈阳,清初天命十年(年)在此建都,作为东北的*治经济中心,至今已有三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城街商贾逐年发展,形成商业地区和市场多处,而其中最繁华、在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当属四平街(中街)。
清代的井字大街之四平街
明洪武二十一年(),时任沈阳中卫城指挥的闵忠在元代沈阳土城的基址上修筑了砖城,城内开辟十字大街,在十字大街的交叉点上修建了一座中心庙,旨在屏蔽四方,使南北、东西相对的四条街不能一眼望穿。
年,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后,仍沿用明代沈阳城,将明朝所筑砖城等地上建筑仅作简单修缮和增建。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沈阳城开始大规模地改建,由“四门”改为“八门”,沈阳城的街道结构和数量发生重大改变,由原来的十字大街变为“井字大街”。
按照中国古代城池风水理论的原则,每座城相对的两门之间,应该有建筑物遮挡,否则就会“漏”或“穿”,即不能留住财富和确保平安。改建后的沈阳城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巧妙:于福胜门内大街和内治门大街相交的路口建立钟楼,于地载门内大街与外攘门内大街相交路口建立鼓楼,这样,除抚近、怀远门之外的六座城门之间得到遮掩,为城内增添了景观,又可用于传令报时。至于抚近、怀远两座相对城门之间,因中段经过皇宫前,则通过宫殿大清门前左右两座装有门板的牌坊即文德坊、武功坊,形成遮挡,也是既美化了皇宫前庭,又起到了风水功能。
井字大街各端同八座城门直接相连,而紧靠各城门段按各自城门命名街道名。因有八座城门,便有八条街道,成为清代沈阳城(盛京城)的主要街道。这八条街道是:徳胜门内大街、福胜门内大街(今朝阳街)、天佑门内大街、地载门内大街(今正阳街)、抚近门内大街、怀远门内大街(今沈阳路)、内治门内大街、外攘门内大街(今中央路)。
以上八条街道的长度各到“井”字的相交处。而“井”字中间区域的四周街道还有各自的名称,即东西、南北八条大街两两相对的中间段有独自称谓。鼓楼南大街(今正阳街中段)、钟楼南大街(今朝阳街中段)、四平街(今中央路中段)、东华门大街(今沈阳路中段东侧)、西华门大街(今沈阳路中段西侧)东、西华门(即故宫文德坊和武功坊)之间属皇宫禁地。
井字大街的第一横画的中心是故宫所在地,第二横画中心东为钟楼,西为鼓楼,称为四平街,取“四季平安”或“四海升平”之意。四平街另有中街之称,一种说法因位于内治门(小东门)内大街、外攘门(小西门)内大街两条街中间故俗称中街;另一种说法因其地处古城中心地带,故有“中街”之称。四平街最早什么时间有中街之称的,还需进一步考证。查阅盛京时报刊登的广告可见,中街在清末,其标准的称呼还都是四平街,这一时期中街上很多商家的地址标注的都是四平街门牌号。民国初期中街上的商家地址标记的有四平街,也有中街。
前朝后市四平街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之时,我国建城较多,先人总结过去建设的经验,写成《考工记》一书,其中有一幅王城图。该书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建城资料,成为后来的人们建设城池的一个蓝本。后人在建城时,对于城池的形状、城门的数量、道路的设计、宫城的安排等等都遵循了《考工记》的设计。后来的学者将《考工记》补入《周礼》之中,使后人建城时遵循《周礼》,这便成为建城的一个原则。
《周礼·考工记》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段话是说:古代的匠人们在建国都的时候,把都城设计成九里的正方形城池,每边城墙上各有三座城门,城内纵横各九条街道。城池的中间是宫城,意在体现天子所居住的地方应该是天下中心的特殊观念。宫城里左前方是祭祀祖先的宗庙,意在不忘祖先的功德,在这里祭祀祖先以取得祖宗神灵的护佑;右前方是祭祀社稷神的社庙,意在重视农业和民生,通过祭祀土地,祈求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宫城的外前方是朝,是处理*事的地方。宫城后面是市场。
皇太极在改建沈阳城时,基本也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明朝都城北京为九门,就连辽阳都司治所辽阳城也是九门,似乎门的多少,显示该城及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努尔哈赤修建东京新城时定为八门,沈阳城拓建时也定为八门,之所以这样,是源于八旗制度。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各按方位而居,每座城门即为一旗兵丁把守。
沈阳故宫前部是朝廷(上朝听*),后面是市场(商业中心),左边是太庙(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坛(祭祀土地神、粮食神)。在皇宫后修建的商业街四平街,作为贵族们购买物品的场所,这一所在,悄然地描述出了四平街的命运线索。
清*入关后,沈阳成为大清朝的陪都——盛京,作为龙兴之地,日渐繁华。随着沈阳城内人口倍增,民间贸易也更加繁荣。地处盛京城中心位置的四平街,有着得天独厚的商业地理位置,就是在这一时期,四平街陆续出现了一些商号,中街商业街开始萌芽,至康熙中期,四平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区。
四平街的道路
清初四平街的长度,东起钟楼,西至鼓楼,街长一百七十三丈八尺。如果按清代营造尺一尺等于三十二厘米折算,约为米。年10-11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盛京钟鼓楼遗址进行勘探挖掘时,测得从钟楼到鼓楼之间的距离为米。或许测量东、西端点略有不同,或许历史上中街曲直程度与今的差异,近日测量中街的长度和历史上测量的长度少十几米。考虑钟、鼓楼的拆除及中街三百多年的发展变化,论及中街的长度还应以一百七十三丈八尺为标准说法,转换到米,似乎以约米为宜。
初始的四平街,街路狭窄,曾有“隔街借火”一说,意指用长烟袋杆就可向对面的人抽烟对火。道路上先是用三合土砸制而成,并不坚固,每逢隆冬,有的地面冻成裂缝,地窍生风,寒气逼人。这样的街道,车马行人皆不便。现今看到的一些四平街老照片中还可以看到泥泞的道路、街路上深深的车辙印记。
光绪三十二年(),盛京将*赵尔巽奏准修筑三丈五尺宽的四平街石子马路,此项工程(连同井字街路段和小西关路段)由日商饭冢工程队承包,共花现小洋三十八万元(现小洋一元二角合一元现大洋)。
年,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奉天市*当局做出拓宽中街马路的决定,由三丈五尺拓为四丈四尺,各商铺按吉顺丝房退出一丈一尺宽度作为人行道。年又将中街石子路改修成柏油马路。这些市*建设,为中街老字号的持续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崇德二年即年建立至今,中街(四平街)已有年的历史。除了长时期其标准称谓为四平街外,年伪满洲国时期,曾将四平街、小东门内大街、小西门内大街三段合称一德街,以所谓“日满一心一德”之意得名。年更名为中央大街,与沈阳大街、朝阳大街、正阳大街是一组关联地名,即以“三阳开泰保中央”之意得名。年称中央路,年改红旗大路(部分),年复称中央路,年以蜚声中外的中街与东西为路的规定,命今名中街路。
本文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