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莱州市区出发,沿着国道向北行驶四十多里路,在经过朱桥镇的辖区时,在道路的西侧,很容易看到一块写着“镡家”字样的村名石碑。
如果不是石碑上有拼音标注(罗马字母)的话,相信不少朋友可能都不知道第一个字“镡”如何读。在字典当中,镡有多种读法,此处的发音是“chan”,表示的是姓氏。
根据石碑背后的村志记载,明洪武二年,镡姓人由四川迁此立村,村东南有一大黑冢,故取村名为黑冢镡家。后来简称为镡家。
在历史上,随着其他姓氏的迁入,镡家村的姓氏已经多样化,不过镡姓仍是大姓之一(村里有镡、王、宋三大姓),听当地人介绍,规模约在百户左右。
(莱州镡家村的老槐树)
镡这个字本身就比较生僻,作为姓氏更是难得一见。在胶东半岛的范围内,有成规模镡姓人聚居的村庄,笔者暂时只见到这一个。而莱州其他地方虽然也可以偶见镡姓人,但据说都或远或近,与这个镡家村有渊源。
四川移民说,在莱州市流传甚广。镡姓人到底是否从四川迁来?具体从四川何地迁来?这些暂时都没有看到详细的考证。不过,从古代姓氏文献的记载来看,镡姓从总体渊源上确与蜀地有某种密切联系。
比如《通志》中说道:“镡氏,音寻,又音滛。汉有廷尉镡*,后汉有镡显,蜀志又有太常镡丞,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乃呼为蟾,蜀音之讹也。”
按照《通志》的说法,镡作为姓氏的时候,读音本不是“chan”。因为蜀地多镡姓,当地方言读音将“镡”读作“chan”,所以这个读音才流传开来。
《通志》编纂于南宋时期,距离明初移民的时间并不算太远(中间虽经蒙元战火,但大多数姓氏应该会延续下来)。一方面,镡姓是一个渊源相对单一的小规模姓氏;另一方面,明代之前四川镡姓的确比较多。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推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佐证莱州明初四川移民说呢?暂时不敢下结论,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镡姓人从外地迁到莱州(掖县)之后,在后来的闯关东大潮中,又析出了在关外的分支。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黑龙江省海伦市由一支镡姓人,相传就是在清代中后期从莱州镡家村渡海北迁,辗转来到了海伦定居。
镡姓在莱州虽然也算不上大姓,但在老县志当中也有一定的存在感。节妇、高校生等篇章当中,皆可见镡姓人。如民国时期的镡鹏志,字心田,为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科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