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上山节选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这架山好像狮子滚绣球,那道岭丹凤朝阳两翅扇。
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往上看涌到跌水岩,好像是珍珠倒卷帘。
满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层层梯田把山腰缠。
小野兔东蹦西跑穿山跳岩,这又是什么鸟点头叫唤。
东山头牛羊哞哞乱叫,小牧童喊一声打了个响鞭。
桃树梨树苹果树左右成行,花红梨果,花红梨果像蒜把树枝压弯。
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庄稼苗绿油油好像绒毡。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在这里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哪!
由诸葛亮躬耕地,联想到豫剧《朝阳沟》有网友可能要问了,讨论“诸葛亮躬耕地”,怎么开始唱起豫剧《朝阳沟》了?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诸葛亮”躬耕陇亩“发生在东汉末年真实史实,豫剧《朝阳沟》则是是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题材的戏曲作品。
大型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其实,将两者联系在一块,源于一个网友的留言,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也为解决”诸葛亮躬耕地“到底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提供了一个论证思路。
网友分享:襄阳古隆中“不适合躬耕”这位网友,向笔者分享了自己的观感体验差:”去过隆中两次,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那里根本不是一个可以躬耕的地方。“这位网友的判断,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自己的观感体验。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我们暂时不做评判,但是确实也给我们解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判断,哪里才是“诸葛亮躬耕地”。
襄阳古隆中《朝阳沟》中的:前腿躬,后腿蹬于是,笔者就在脑海中浮现出豫剧《朝阳沟》中“躬耕”的片段——“那个前腿躬,那个后腿蹬,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好!好!又叫你没有把它判了死刑!”可以想象,当年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时候,也许也是这个“前腿躬,后腿蹬”的“躬耕style”。
《朝阳沟》中的“躬耕style”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笔者站在农业生产的角度,浅析一下“躬耕”和“陇亩”。
“躬耕style”:前腿躬,后腿蹬“躬耕”一词,指弯腰除草、耕地之类的具体农业生产,也代之亲自种地,“前腿登,后腿躬”就是常用的动作。如果诸葛亮在汉江南岸的(今)襄阳种地,依山傍水,降雨充沛,农田以水田为主,估计要种水稻吧。要是水稻育苗、插秧、放水、收割,他需要是蹲下、弯腰,或站立,你让他在水田中保持“前腿登,后腿躬”的“躬耕style”,还咋干活?
南方插秧如果是在汉江北岸的(今)南阳种地的话,雨水相对不太充沛,农田以旱田为主,估计要种小麦,下地干活,那肯定要经常保持“躬耕style”——“前腿登,后腿躬”。
北方除草陇亩,指“旱田”还是“水田”?我发现,在汉语词汇中,“垄”和“陇”似乎通用,于是我翻看了一下《古代汉语字典》,里面是这样解释“陇”和’垄”的:
陇:①古代地名,陇山。②甘肃省简称。③名高冈子。《列子汤问》:“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④名通“垄”。田间分界的高处,田埂,田垄。
北方旱田的田埂
看来,在农业生产中,“陇”和’垄”是通用的,指田间分界的高处、田埂。既然诸葛亮“躬耕陇亩”,自然不是在“田间分界的高处”躬耕(不解释,种过地的人都知道,他要是敢在这个地方种地,估计邻居会非常生气,后果很严重),躬耕肯定是在田埂上。
水田诸葛亮要是在汉江南岸的(今)襄阳种地,水田中间是没有“田埂”的,要说在田埂上种地,只能是以旱田为主的汉江北岸,也就是(今)南阳。
结束语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看法,豫剧《朝阳沟》自然不能作为“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依据,所谓的“前腿登,后腿躬”的“躬耕style”,陇亩只能指“旱田”的说法也纯属娱乐。
但是,不可否认这为解决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站在农业生产的角度,结合历史文献、看一下哪个地方土地充足、哪个地方产量高、哪个地方交通便利,诸葛亮躬耕期间,吃的是大米,还是小麦,种多少亩地才能满足基本需求等等因素,综合分析。
要是哪个地方,地处深山老林,或者野兽出没,甚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专家非要说诸葛亮在这里“躬耕”,或者说这个地方就是诸葛亮躬耕的“南阳”,#诸葛亮#要是泉下有知的话,估计要给他脸色看了,甚至还会像回应王朗那样怒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无*之人!”你是否认同“前腿躬,后腿蹬”的“躬耕style”?站在农业生产的角度,是否可以作为躬耕地研究的思路?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谈谈你的看法!
往期精彩回顾:
躬耕南阳,走向世界:作家魏俊朝也谈诸葛亮——《这一片高岗》河南作家齐川红:重走刘备三顾访贤路,《与汉平游卧龙岗武侯祠》诸葛亮《寄子瞻书》能否平息南阳、襄阳两地“躬耕地之争”?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5次“激烈交锋”